安哥的小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零八章 連鎖反應,帶著成都回三國,安哥的小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不成低不就,這就是任命中級官員的難處,以前洛陽城內的中級官員都是一步步從低階官員升上來,當然了,世家大族的成員按照各自的級別,上位速度會有所區別,比如像當年的袁逢,在中級官員的位置上最多也就待個五六年的時間,然後找到機會就升任洛陽官場中的高階官員了;而如果是現在的袁紹,就算有著袁家的支援,一般來說都會在中級官員的官職上熬資歷,一般來說沒個二三十年,是沒有機會繼續往上走的。
當然了,就算是袁逢這種出身極佳,而且還是家族繼承者,也得在中級官員這個位置上老老實實的待上一段時間,這樣才能服眾。
所以,這些中級官職大都數都是過渡用的職位,所以其擁有的權利與需要做到的責任,以及需要的資歷都是典型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因此,黨錮之禍造成的中級官職出現大量空缺,一時間就很填補進去。
首先身居高位的官員自然不可能選擇下放,畢竟誰都不是傻子;然後就是那些有機會升任高階官職的官員,他們也不可能為撿了芝麻而丟了西瓜,老老實實的繼續待在中級官職上;至於那些低階官員,他們肯定是想趁此機會升官發財,但是前面也說到過,這些經過黨錮之禍還沒有辭官的低階官員中,大部分都是“關係戶”,要不是某某家族的成員,要麼就是一些宦官勢力或是外戚勢力安插的官員,總而言之都是一些沒有真才實學,或是資歷不足的官員。
因此,這些低階官員們都不適合直接升任中級官員,畢竟這些“關係戶”們都知道,按照自己的家世,就算沒有什麼真才實學,也能夠“一步一個腳印”,慢慢的憑藉自己家世升官發財,而如果突然升任中級官員,雖然一時間看起來是很風光,但是這些“關係戶”都知道自己的能力,如果在中級官職上出現了什麼問題,那日後的升遷之路也就被斷絕了。
因此,這些“關係戶”中除了幾個特別有自信的,其他的人都選擇了按部就班,沒有趁此機會更進一步。
因此,洛陽官場中的低階官員反而在黨錮之禍後變動最小。
最後,為了填補洛陽官場中的中級官職,朝廷最後只能選擇從地方徵召有能力的官員進入洛陽為官,就像當年的王允,就是因此從太守之位進入朝中擔任侍御史的。
不過這也是典型的拆東牆補西牆,地方官員入朝為官,雖然將洛陽官場中的中級官職給填補了個七七八八,但是地方官員又出現了大量空缺。
而且因為是對位徵召,因此被徵召的地方官員大部分都是刺史太守,這些官職大多數都是由當地聲望最高的世家大族的家主擔任,這樣才能服眾,畢竟一個州郡可是有著不少的世家大族,也就只有這些世家大族的領頭人才有能力讓他們服氣了。
而現在這些地方世家大族的領頭人都被調到洛陽去當官了,那麼空出來的位置該由誰來擔任呢?
首先,原來那名領頭人所在的世家大族就首先被排除了,畢竟也只有作為家主的領頭人才能服眾,你總不能指望一個繼承人的影響力能與家主想通吧,何況領頭人因此入朝為官,得到了大量的好處,現在還來佔便宜就說不過去了。
至於讓當地聲望第二的世家大族的家主來接受太守或是刺史之位?那也是在開玩笑,畢竟從當地的世家大族中選出一個聲望最高的家族還是很容易的,只要將底蘊擺出來,然後將關係網都拿出來比一比就清楚了,但是想要選出聲望排名第二高的世家大族就不容易了,畢竟這就像很多比賽一樣,只有得到第一名才有意義,第二名連背景都做不了,而且毫無意義,因此很多地方都不存在“聲望排在第二的世家大族”。
因此很多地方的世家大族都對這些官位有所圖謀,虎視眈眈。
而這時,漢靈帝在十常侍們的拾掇下,突然想出了一個“好主意”來解決這個麻煩,那就是賣官鬻爵!
漢靈帝也知道,朝中的官職肯定是不能亂賣的,畢竟你總不可能讓一個富商成為大漢三公吧,而且還有那麼多大漢的頂尖世家大族在看著呢,漢靈帝如果真敢亂賣朝中的官職,那簡直就會是一場災難。
但是地方官職就不一樣了,漢靈帝或許對於洛陽城內的世家大族還有所顧忌,但是對於這些地方世家大族就毫無顧慮了,畢竟這些地方的世家大族無論是名聲還是實力,漢靈帝都可以毫無後顧之憂的輕鬆碾壓。
因此,漢靈帝決定出售這些太守與刺史之位,反正你們這些地方的世家大族爭不出個所以然來,那就乾脆價高者得吧。
因此,像郤儉這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