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的小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六六章 張角的往事(中),帶著成都回三國,安哥的小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話說回來,張角也算是半個文化人。
張角所在的村莊裡,住著一個老書生,曾經在縣城裡當過官吏,後來因為各種原因辭官回到了村裡頤養天年。
而不幸的是,這個老書生的妻子與幾個兒女都在一場瘟疫中死去,只剩下老書生一個人孤苦伶仃的生活在村莊裡。
前文提到過,張角現在還是一個熱心助人的小夥子,所以張角時常幫助這位老書生幹些力氣活,比如打水劈柴之類的,逢年過節還讓老書生與自己一起過。
久而久之,老書生便將張角當成了自己的兒子,於是打算教授張角識文斷字。
在這個文盲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時代,能識文斷字就算是文化人了,而且還能受到其他人的尊敬,運氣好還能謀個一官半職。
所以張角自然是答應了跟隨老書生識文斷字,於是在每天忙完農活之後,便去老書生家裡學習,而張寶與張梁一開始也跟隨張角一起去讀書,但是很快張梁就放棄了,跑去跟村裡的一個殺豬匠學手藝,而張寶也在學習了一段時間後,覺得自己已經學的差不多了,常用的那些字詞都會寫了,於是就不再跟隨老書生學習了。
只有張角一直持之以恆,跟隨老書生學習了整整五年,老書生也可謂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將畢生所學都教給了張角。
不過因為老書生自己的出身也就一般,四書五經也就學了個大概,在第三年時張角就學的差不多了,於是老書生就開始教授張角一些自己的見聞,其中最多的便是一些神話傳說,這也讓長這麼大還沒有出過村莊的張角,對外面的世界有了初步的認知。
可惜這位老書生在教授張角的第五年時,就因病去世,張角便負責埋葬了這位老書生。
不過之所以說張角是半個讀書人,那是因為張角基本上也就會識文斷字,在寫字方面因為買不起紙墨筆硯,所以並不怎麼會寫,所以張角也沒辦法像老書生那樣去縣城裡當個小官,只能自嘲為半個讀書人,繼續在村子裡耕田種地。
如果不是遇到了那兩名神秘的老者,獲得了《太平天書》與那塊青玉,張角很有可能就會作為一個普通的農民過完這一生。
不過在得到了《太平天書》與青玉之後,張角便回到了家中,匆匆吃過飯後,便有些不捨的點亮了油燈,看起了那本《太平天書》。
依靠著老書生教授給自己的知識,張角勉強能看懂了《太平天書》的那些話是什麼字,不過張角卻發現自己根本無法理解這些話代表著什麼,有些段落的前後文根本就是牛頭不對馬嘴。
簡單的來說,張角手中的這本《太平天書》就是一本記載著大量密碼的書籍,而沒有解碼書的張角,自然無法看懂這本《太平天書》講了些什麼。
張角有些疑惑的看完了整本《太平天書》,結果依然是一無所獲,一臉懵逼,根本不知道這本《太平天書》中記載了什麼內容。
不過張角並不覺得這本《太平天書》是胡編亂造,毫無意義的書籍,因為張角曾經聽老書生說過,像這樣的紙質書籍價格非常昂貴,基本上可以與等重的黃金相提並論,只有那些世家大族才能擁有,像縣城裡的那些小家族就算是變賣家產也買不到這種紙質書籍,因為紙質書籍根本就是有價無市。
所以張角看著這本紙質極佳的《太平天書》,就知道沒有人會用這麼好的紙張寫一些亂七八糟的內容,可能只是自己沒有看懂罷了。
於是乎,張角決定多看幾遍《太平天書》,畢竟老書生教過張角一句話——熟能生巧,張角覺得自己只要多看幾次,就能夠明白《太平天書》到底記載著什麼。
就這樣,張角每天出門耕耘田地時,都會帶上這本神秘的《太平天書》,在休息時就會拿出來看一看,久而久之,張角都不知道自己老了多少遍《太平天書》。
突然有一天,在張角又一次看完一遍《太平天書》時,張角只覺得腦袋一痛,然後一些莫名其妙的資訊出現在了自己的腦海中。
張角花費了一些時間,終於將這些莫名其妙出現在自己腦海中的資訊歸納整理了一遍,終於知道了這本《太平天書》裡記載了什麼。
首先這本《太平天書》是一本醫書,上面詳細記載了各種疾病,以及不少神奇的藥方,並且號稱只要使用相應的藥方,便可以治療任何疾病,不過這些藥方中都有一味主藥——太平符。
太平符簡單的來說,就是用一張黃紙作為載體,然後《太平天書》的擁有者就可以聚精會神,以手為筆在黃紙上寫出“太平”兩個字,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