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的小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三三一章 懷疑的楊弘,帶著成都回三國,安哥的小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王允看來,袁術完全是走了一步混棋,或者說是臭棋,袁術完全是自損八百而劉鑫毫髮無損,甚至還會嘲笑袁術的無知與自以為是。

王允想到這裡,不由得搖了搖頭,這袁術難成大事,完全就是虎父犬子。

袁逢雖然行事有些過於講究家族利益,但是為人還算不錯,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就算是王允也不得不佩服袁逢的能力,而據王允所知,袁逢的兒子之中也就一個庶子袁紹繼承了袁逢的天賦,可惜這個袁紹只是一個庶子,無法繼承袁家家主之位;而像袁術這樣有資格繼承袁家家主的袁逢之子,卻是不學無術,能力一般,甚至在王允看來,百無一用。

王允不禁為袁紹感到可惜,不過也僅僅是可惜而已,畢竟王允也是宗法制的擁護者,也是受益者。

宗法制之所以能一直存在並延續了數千年,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宗法制的擁護者都是宗法制的受益者,也就是世家大族的嫡系成員,他們擁有著極大的能量,而且還會為了自己的子孫後代謀福利,所以會反過來支援宗法制繼續存在下去。

王允就是宗法制的受益者。

王允作為幷州王家的嫡系成員,從小就得到了家族中的大量資源,尤其是在王允表現出遠超常人的天賦時,王允便得到了更多的特殊待遇,同輩的其他家族成員獲得的資源加起來都比不上王允一個人獲得的資源。

然後在王允步入仕途之後,幷州王家可是想方設法的給王允鋪路,差什麼就給什麼。

而在王允被調到洛陽為官後,幷州王家直接在洛陽購置了大量的產業給王允使用,王家的老輩子們都走出來為王允站臺,幫助王允疏通關係,建立了一個龐大的關係網,正是因為這些才讓王允只是被袁逢架空了權利而已,否則王允早就被袁逢想方設法趕出了洛陽。

因此,王允這也算是“知恩圖報”,知道自己如今獲得的一切,都是因為他的身份——幷州王家嫡子!

而王允之所以會有這麼一個身份,自然是因為宗法制的存在!

因此,王允自然是成為了宗法制的擁護者,而且王允的兒孫也因為宗法制的存在而收益。。。

這就是宗法制的強大之處,因為宗法制存在的土壤永遠不會消失,而且還會逐漸變得更加厚重。。。

話說回來,王允對於袁紹是抱著非常欣賞的態度,並且同情袁紹的出身,要不是因為王允自己和袁紹的父親袁逢處於暗中敵對的關係,王允還真想收袁紹作為自己的弟子,這樣袁紹就能轉職為文士勢力的一員,從而擺脫袁家庶子身份的束縛。

就像盧植那樣,雖然盧植的出身非常一般,但是盧植憑藉自己的學識成為了文士勢力中的重要成員,從而在身份與地位上都能與頂尖世家大族的族長相提並論,並且讓自身家族的檔次與水平都往上走了不少。

所以王允才會覺得,袁紹也可以走這麼一條路,從而提升自己在袁家中的地位。

想到這裡,王允覺得自己可以找盧植聊一聊袁紹,反正盧植最近招收了不少徒弟,聽說有一個叫做“劉大耳”的人,這人不學無術都能成為盧植的徒弟,那麼袁紹一定也能成為盧植的徒弟才是。

王允滿意的摸了摸下巴,自己好像又做了一件好事呢。

不過王允突然一拍腦袋,自己不是在想張偉報告回來的那件事嗎,怎麼就想到給盧植那個老夥計找學生去了呢?

王允重新思考起了張偉的那件事,王允說實話和劉鑫想的一樣,開始擔心袁術會遷怒於張偉,畢竟是張偉揭發了餘通一夥人。

俗話說得好,冤有頭債有主,袁術想要找張偉麻煩也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內,畢竟就算是王允,如果知道誰把自己的手下給收拾了,王允也會找機會進行打擊報復,這就是所謂的面子問題。

因此,王允開始思考怎麼替張偉加強安全保障,畢竟王允可不是袁術,王允對自己的手下還是非常照顧的,所以王三才能數十年為一日的替王允效力。

不過說到底王允還是失策了,因為樂就的“自作主張”,將原本設定好的“劇本”已經改的是面目全非,其中就刪除了張偉的“戲份”。

這就是演義手法,透過刪除或者修改某些既定的歷史,從而將歷史故事變更為演義故事,《三國演義》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所以說,《三國演義》可不等同於歷史。

王允思前想後,最後倒是想出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通知王三帶上一隊人馬,平時暗中保護張偉等人,並且順便監視一下其他組織或是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巔峰聖武

亂世統帥

凌天圖

粘豆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