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的小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零一章 世家子弟與寒門子弟的差別,帶著成都回三國,安哥的小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雖然許攸是曹操與袁紹的好友,但是曹操和袁紹都知道許攸這人的能力與性格,雖然做朋友還算不錯,偶爾能夠提供不錯的建議,但是如果讓許攸作為手下的話,那就許攸絕對會成為一個麻煩。
袁紹現在都已經在後悔,自己為什麼還要向劉鑫推薦許攸這個傢伙了。
這時,曹操開口說道:“大哥,話說回來我這裡倒是還有兩人可以推薦給大哥,其中之一名為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他現在在洛陽當一個小吏,他的祖上出過杜周、杜延年父子,都是曾經在《史記》、《漢書》中留下姓名的大人物。”
“不過到了杜畿父親那一代,家道早已落寞,成為了一個普通人家,在杜畿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等杜畿的父親重新續絃,杜畿的後母到家時,杜畿的父親卻又去世了,所以杜畿的後母對杜畿很不好,但是杜畿依舊孝順他的後母,所以被舉為孝廉到了洛陽為官。”
“我見過杜畿幾次,發現這人能識大體,進退有道,於是和他交談過幾次,討論過關於刑罰判案的問題,發現他對這方面很有見地,而且能說會道,並且能直擊要害,如果說杜畿這人有什麼缺點的話,那就是隻讀過四書五經,在學問方面有所不足,畢竟杜畿家當年已經供養不起他讀書了,不過以杜畿現在的才能,絕對能夠掌管一方刑獄,再鍛鍊幾年便能坐鎮一方太守。”
劉鑫眉頭一挑,沒想到曹操竟然已經知道杜畿這號人了。
前面提到過,東漢以來以孝治天下,百善孝為先,只要有足夠的孝行便能被舉為孝廉,這也是很多平民百姓想要出人頭地的唯一方法。
而杜畿便是憑藉這一點出仕為官,日後更是被荀彧舉薦,成為曹操手下的一員重臣,一路順風順水的活到了曹丕時代,可惜在一次坐船時遭遇大風,結果船毀人亡,令人唏噓。
不過劉鑫對杜畿雖然不甚瞭解,但是劉鑫對杜畿的第一印象還是很不錯的,因為杜畿是在三國人物之中,除卻黃巾將領之外,少見的寒門子弟。
要知道在那些數得上名號的三國人物之中,真正出身寒門,依靠自己能力出人頭地的寒門子弟,屈指可數。
光是因為杜畿寒門子弟這一個特點,劉鑫便決定招攬杜畿納入自己的麾下,畢竟寒門子弟身家清白,牽涉不多,不像世家子弟那般顧這顧那,將家族的利益視為首要出發點。
比如荊州蔡家,日後幾乎掌管了荊州軍事大權,使得劉表不得不受制於蔡家,蔡家也為了自己的利益,有時候對劉表也是陽奉陰違,劉表還只能忍氣吞聲。
當然了,劉鑫也不是對世家子弟有偏見,世家子弟最大的優勢,那便是資源豐富,人脈寬廣。
前文也是說道過,大漢的財富大部分都掌握在世家寒門手中,就連袁紹這個袁家庶子的手中都有一筆不菲的錢財,由此可見世家豪門的家底有多麼豐厚。
事實也的確如此,三國時期的各大諸侯,背後都是站著一個或者數個世家豪門,在三國初期那些比較強勢的諸侯,要麼是漢室宗親,比如劉表劉焉;要麼就是世家子弟,比如袁家兩兄弟。
他們都是依靠著家世帶來的大量資源以及聲望,迅速拉起了一支部隊,佔地為王,快速擴張,就像袁紹只用了數年時間,就成為了河南霸主。
至於某位尚未被官方承認的漢室宗親,劉皇叔只能依附在其他諸侯手下,默默的顛沛流離。
而且,世家子弟的人脈關係是寒門子弟絕對無法比較的,就像袁紹與曹操,他們的朋友數量眾多,雖然能力參次不齊,但是都算得上一號人物,能夠迅速組織出一個領導班子來,畢竟兵再多沒有人負責統率,那也是渣渣。
至於那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劉皇叔,手下雖然有著兩員大將,但是基層軍官與將領的不足,限制了劉皇叔軍隊的戰鬥力,所以怎麼打怎麼輸。
所以,世家子弟出身的諸侯,在三國初期時的戰鬥力是毋庸置疑的,像劉備這個未來的漢室宗親,沒資源沒人脈,只能選擇顛沛流離,等待發展的機會。
所以,對於劉鑫這樣的穿越者來說,實際上最缺乏的便是人脈,爛船也有三兩釘,劉備好歹還認識公孫瓚等人,而穿越者在這個世界可以說是一清二白,認識一堆三國人物,但是這些三國人物不認識你啊。
所以,蘇佳給劉鑫制定的前期招攬策略,便是以招攬世家子弟為基礎,擴張自己的人脈,儘量招募到更多的人才。
這就像是在滾雪球一樣,招攬到一個世家子弟,他總能給劉鑫推薦幾個人才,而且物以類聚,人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