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的小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9章 章,帶著成都回三國,安哥的小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費用就如此巨大。
第六,軍隊戰鬥的地方,死亡的人一定很多,即然抵禦不了敵人的進攻,就將再次徵調援兵,這就猶如挖割心腹去補四肢。
第七,九真和日南,兩郡相隔僅一千里,徵發當地的吏民,尚且不堪忍受,更何況徵發四州計程車兵,
之後李固又以從前討伐益州叛羌的中郎將尹就和益州刺史張喬(一個失敗被召還,另一個一月之內就平息叛亂)做對比,認為由朝廷派遣大將沒有益處,而州郡地方官吏足以勝任,所以李固建議應重新選派即勇而有謀、仁惠之餘又勝任將帥的人任州刺史和郡太守,駐守在交趾郡,並暫時放棄難守的日南郡,把官民遷徙到交趾郡,等平亂之後,再命返回,同時還可以招募和收買蠻夷,讓他們互相攻殺,如果有能夠離間敵人內部、斬殺蠻夷首領的,朝廷許以封侯,賜以食邑,最後李固推薦祝良和張喬前往平亂。
於是乎,四府完全同意李固的意見,漢順帝便就地任命祝良為九真太守,張喬為交趾刺史,二人果然平定了平亂,五嶺以外地區恢復和平。
到了永和(公元136年—141年)年間,荊州盜賊興起,長年不得平定,朝廷便於永和六年任命李固為荊州刺史,李固在到職後,便派官吏慰勞訪問境內,赦免寇盜以前的罪惡,與他們從頭開始,順便收編了叛賊頭目夏密的黨徒六百多人,讓他們回去自相招集,開示威法,半年時間,荊州所有盜賊全部投降,州內從此太平無事。
不過在這個時候,梁商已經死去,梁冀上位,所以在李固上奏南陽太守高賜等人貪贓的穢行,被高賜等人知道後怕受處分,於是就共同用重金賄賂當時的大將軍梁冀,所以梁冀便讓李固轉任太山太守,這時太山盜賊屯聚多年,郡兵只有千人,追討而不能制伏。所以李固到職後,全部將郡兵罷遣回去種田,只挑選留任有戰鬥力的一百多人,用恩信招誘盜賊投降,結果不到一年,賊人都逃散了,所以在杜喬等八使案察天下,杜喬到兗州後便表奏李固政績為天下第一,李固得以升任將作大匠,先上疏推薦黃瓊、周舉等人,又推薦了楊倫、尹存,王惲、何臨、房植等人,所以漢順帝便下詔召用楊倫、楊厚等人,又調升黃瓊、周舉,任命李固為大司農。
之前,杜喬等八使案察天下,劾奏許多不法官吏,其中多半是宦官的賓客親屬,所以宦官常替他們求情,而朝廷便叫他們不必追究,但是舊時三府選令史,光祿署試尚書郎,到這時都靠關係特派,不再選試,所以李固便與廷尉吳雄上疏,認為八使所檢舉的人,應該趕快誅罰,選舉署置,可以讓有關部門去辦,結果漢順帝被他們的話說動了,於是罷免八使所檢舉的犯人,又從此減少特派,並責成三公、明加考察,朝廷都大加稱讚,漢順帝還採納李固的意見,下詔各州劾奏太守、縣令以下的官吏,為政有乖錯不正、對百姓無益的,都免去官職;那些有奸穢重罪的人,一律收付詔獄。
到了公元144年,漢順帝駕崩,由太子劉炳即位(即漢衝帝),由太后梁妠臨朝聽政,並且任命李固為太尉,與太傅趙峻、大將軍梁冀參錄尚書事。
漢順帝駕崩之後,梁妠認為揚州、徐州盜賊太過強大,所以害怕訊息傳出會造成天下大亂,於是讓中常侍詔李固等人商議,想等到遺詔所召的諸王侯到齊再發喪。
不過李固認為,“皇帝雖然年少,還是天下之父。今日崩亡,人神感動,豈有臣子反共掩匿麼?古時秦始皇死在沙丘,胡亥、趙高隱瞞而不發喪,最後害死扶蘇,以至亡國。近來北鄉侯(劉懿)薨逝,閻皇后兄弟和江京等人也一起掩秘,便有孫程殺人之事。這是天下之大忌,一定不可以做的。”
於是乎,梁太后便決定聽從李固的建議,連夜發喪。
在漢衝帝與漢質帝死亡之後,皇太后梁妠因為連遭不幸之事,將朝廷大權交給三公等輔佐大臣,而李固所提出的建議,梁妠大都予以採納,凡是作惡的宦官,一律被排斥和遣退,天下人都期望政治清平,然而梁冀卻對此深惡痛絕,畢竟李固搶了自己的權利。
漢順帝時所任命的官吏,多數不按常規次序,所以官職混亂,所以等到李固當政時,奏準免職的官員有一百餘人。這批被免職的官吏,既對李固怨恨,又迎合梁冀的意旨,於是共同寫匿名信誣告李固,在奏章呈上後,梁冀面見皇太后梁妠,請求將奏章下交有關官吏查辦,皇太后梁妠沒有聽從,所以梁冀對李固更加怨恨了。
在擁立漢桓帝一事上,梁冀先是勸說梁妠,先將李固免職,最後立劉志為帝(即漢桓帝),並且與宦官唐衡、左悺一道向漢桓帝誣陷杜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