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的小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5章 章,帶著成都回三國,安哥的小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官場中混的風生水起,與張溫成為了好友。
因為蓋勳出身世代仕宦家庭,加之蓋勳個人具有善事父母,注重自身廉潔的品德修養,因而年輕時就,認為“不可。謀事殺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可見蓋勳之仁義,所以蘇正和在得知了此事之後,便向蓋勳表示了自己的謝意,想要拜訪蓋勳,結果蓋勳卻不相見,只說了一句:“吾為梁使君謀,不為蘇正和也。”,可見蓋勳一開始便能嚴明吏治,不計個人恩怨,表現出了一身正氣,這與當時朝廷政治黑暗,吏治腐朽,形成鮮明的對照。
之後蓋勳便被任命為京兆尹,當時的長安縣縣令楊黨的父親是中常侍(當時中常侍的子女親戚四處為官),所以楊黨依仗權勢,貪贓放縱,因此蓋勳考察到了楊黨貪贓千餘萬,所以就算有不少貴戚都為楊黨求情,但是蓋勳仍舊不許,並且將事情全部上奏,並牽連到了楊黨的父親,於是靈帝下詔將此案追究到底,最終導致了楊黨的父親也被免職,於是蓋勳威震京師。
不過當時的小黃門,京兆人高望(日後的市場之一)任尚藥監,得寵於皇太子劉辯,於是劉辯便透過蹇碩囑託蓋勳,讓蓋勳推舉高望之子高進為孝廉,但是蓋勳不肯接受,於是就有人勸蓋勳說:“皇太子是國家的副君,高望是他所寵愛的人,蹇碩也是當今皇帝的寵臣,而現在您卻違揹他們的意願,這正是所謂的三怨成府啊。”
蓋勳卻認為:“選拔賢能是用來報效國家的。不是賢能就不舉薦,死又有什麼後悔的!”
所以,此事之後的蓋勳雖然不在朝內,但是每當遇到國家重大事情,漢靈帝常常會下手詔詢問蓋勳,由此可見蓋勳很受皇帝的親近和信任,因此漢靈帝才會將蓋勳放到信任者的名單中。
不過好景不長,等到漢靈帝去世之後,董卓入主洛陽,然後廢除少帝,殺掉何太后,當時朝廷公卿以下的文武百官,見到董卓沒有不下拜的,只有蓋勳一人行長揖之禮,與董卓以平等的禮節相見,在場的人都因此大驚失色。
就在這時,時任河南尹的朱儁向董卓報告軍情,結果董卓駁斥他說:“我百戰百勝,軍機決斷隨我心意而定,你現在可不要胡說,否則你的血要玷汙我的刀了。”
這時蓋勳就站出來說道:“早先武丁(商高宗,商王盤庚之侄,商王小乙之子,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夏商周斷代工程將武丁在位時間定為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武丁在位時期,勤於政事,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說及甘盤、祖己等賢能之人輔政,勵精圖治,使商朝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得到空前發展,史稱“武丁盛世”)這樣英明之人,還要請人勸諫,何況像您這樣的人,反倒是要堵住別人的嘴巴?”
蓋勳的這一通話懟的董卓無話可說,只能強詞奪理道:“我這只是開玩笑罷了。”
結果蓋勳不依不饒,繼續說道:“我從來沒有聽說生氣的話可以拿來開玩笑的。”
董卓被逼無奈,只能選擇向朱儁道歉,因此蓋勳的正直剛強,又不屈服於董卓,實際上已經被董卓所厭惡,所以之後的蓋勳在朝不得志,最終蓋勳因為脊背發毒瘡而死,享年五十一歲。
所以,蓋勳相比於張溫,劉鑫更加的看好,畢竟蓋勳肯定會是大漢的忠臣,到時候有了漢靈帝的詔書,那麼蓋勳肯定會真心實意的為自己效力。
不過就在這一份漢靈帝認值得相信的名單中,劉鑫竟然看到了一個讓他不敢相信的名字——侯覽!
因為劉鑫沒有記錯的話,侯覽在公元172年的時候,就應該因為被人彈劾辭官,最終自殺身亡了!
而現在,劉鑫竟然看到了侯覽的名字,而且劉鑫回憶了一下,如今應該沒有一個與侯覽同名同姓的人存在。
侯覽是山陽防東人,在漢桓帝初年開始擔任中常侍,依靠奸佞狡猾而得到了晉升,並且藉助皇帝的恩寵貪贓放縱,接受的賄賂數以萬計,而在延熹年間,因為大漢連年對外征伐,國家府庫空虛,於是便決定借用百官的俸祿和王侯的租稅,此時侯覽見機行事,果斷的多獻出了縑帛五千匹,因而被漢桓帝賜爵位為關內侯,之後又因為參與謀劃翦除梁冀有功,被進封為高鄉侯。
當時的小黃門段規家住濟陰,與侯覽一起購置田產,在靠近濟北的地界,他們的僕人賓客侵掠百姓,劫持過往行人,結果被濟北相滕延一併收捕,處死了數十人,還把屍體堆放在交通要道。侯覽、段規因此大怒,將此事報告給了漢桓帝,滕延因此被處以濫殺無辜之罪,送到廷尉審理,最後被免去了官職。
侯覽等人從此之後更加放縱,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