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的小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1章 章,帶著成都回三國,安哥的小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最快更新帶著成都回三國最新章節!
才脫虎口,又入狼穴,說的就是漢桓帝了,雖然漢桓帝非常信任那些宦官,所以將這些宦官都一一封侯,結果這些宦官可都不是什麼老實人,直接選擇了梁冀的老路——挾天子以令諸侯。
於是乎,外戚梁冀的屍體,就成了這些宦官的墊腳石,宦官勢力直接全盤接過了外戚勢力的地盤與人員,這讓漢桓帝無比的鬱悶,又是無可奈何。
而主持圍攻抓捕梁冀的五名宦官單超、具瑗、唐衡、左倌、徐璜,除了單超還算不錯之外,其他四人都被成為了“左迴天,具獨坐,徐臥虎,唐兩墮。”,由此可見其他四人的飛橫跋扈,可不亞於梁冀了。
因為這五名宦官都被同時封侯,所以又被稱為“五侯”,當時那些原本依附於梁冀的官員,都為了自己的小命而轉投了這五名宦官,這也進一步加強了宦官勢力的能力。
而在此時,年老體弱的李固也已經死去了,所以漢桓帝就只得依仗杜喬的能力了。
杜喬出身官宦世家,祖上累世為二千石官員,所以杜喬少年好學,研習過《韓詩》、《京氏易》、《歐陽尚書》等比較偏門的經典,而且以孝行而聞名。
雖然杜喬是官宦子弟,卻經常徒步挑擔到外地求師學習,所以杜喬在年輕時為太學生,受到了司徒楊震的徵辟,後來逐漸遷升擔任南郡太守,調任東海國相,入朝授任侍中。
漢安元年的八月二十一日,朝廷派杜喬等八使分別到各州郡進行視察,表揚有德行和忠於職守的地方官吏,對於貪贓枉法的人,尤其是屬於刺史、郡太守等二千石以上的官吏,將他們的罪行用驛馬迅速上奏朝廷;屬於縣令、縣長及以下的官吏,便就地直接逮捕法辦。因此杜喬以侍中之職代理光祿大夫,受命巡察兗州,之後杜喬上表奏稱太山太守李固政績為天下第一;陳留太守梁讓(梁冀之叔)、濟陰太守汜宮、濟北太守崔瑗(崔瑗實際上並未貪汙,但二人都與梁冀有聯絡)三人都有大罪,不過因為梁冀的關係最後不了了之,而杜喬在回京後,被授任太子太傅,升任大司農。
當時梁冀有兄五人,以及一些中常侍都沒有什麼功勞卻蒙受封賞,於是杜喬上書勸諫,但漢順帝並未聽從,之後益州刺史種暠彈劾永昌太守劉君世送金蛇給梁冀,事情被發覺之後,金蛇最後被交付到大司農處,梁冀向杜喬說,自己想要借去看看,但是杜喬不肯,因為杜喬知道梁冀肯定是有借不還的,所以梁冀開始對杜喬懷恨在心,而這時杜喬後接連升遷至大鴻臚,遇到了梁冀的小女兒病死,漢順帝令公卿都去送喪,只有杜喬一個人沒有去,於是梁冀更加恨了他,杜喬此後升任光祿勳時,遇到擁立漢桓帝的事件,最終入獄。
此時的杜喬雖然也是垂垂老矣,但是還是給漢靈帝提出了一個建議,那便是驅虎吞狼,以宦官來對付宦官!
畢竟如今的形式,宦官勢力已經是一家獨大,五侯尤其強大,外戚勢力與世家勢力幾乎可以說是被碾壓了,因此只有從內部挑選幾名合適的宦官加以培養,使其忠心於漢桓帝,最後就可以與五侯分庭抗禮,慢慢的解決五侯了。
於是乎,漢桓帝選擇了當時還只是小宦官的王甫,曹節等人加以培養,不過因為當時的五侯勢力太過於強大,漢桓帝決定將曹騰重新啟用。
畢竟曹騰之前是梁冀在宦官勢力中的重要盟友,不過在梁冀倒臺之後,曹騰一直處於一種非常尷尬的地位,但是因為曹騰本來就是中常侍中的老臣,而且與梁冀保持著一定的距離,所以曹騰一直都是被無視的狀態。
曹騰,字季興,東漢著名的宦官,在漢安帝時期,曹騰就入宮為宦官,鄧太后看曹騰年輕、溫順、忠厚,就選曹騰倍伴太子(也就是之後的漢順帝劉保)在東宮讀書,服侍生活起居,由於曹騰為人恭謹,很受太子的喜愛,所以漢順帝即位後,曹騰就被升任為了中常侍。
在擁立問題上,因為曹騰是現在漢桓帝這一邊的,所以漢桓帝即位後,曹騰與長樂太僕州輔等七人,因定策有功都被封為了亭侯,其中曹騰被封為費亭侯,升任大長秋,加位特進。
而曹騰此時已經在宮廷裡面供職三十多年,經歷了四位皇帝,都未曾有過失,而且曹騰所推薦的都是天下知名的人士:陳留的虞放、邊韶,南陽的延固、張溫,弘農的張奐,潁川的堂溪、趙典等人,都是後來的東漢重臣,這也算是為之後曹操在洛陽城內做官打下了基礎。
而且杜喬認為,曹騰為人胸懷寬廣,當時的蜀郡太守託送計簿的官吏,順路送禮物賄賂曹騰,結果益州刺史種暠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