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部分,罪與罰,想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斯基充滿希望。他覺得,對於俄羅斯來說,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但無情的現實粉碎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天真的幻想,同樣也使一部分正在尋找改革道路的青年感到失望,使他們又落進了懷疑的深淵。正是這種失望情緒往往促使某些知識青年進行個人主義的、毫無結果的反抗。《罪與罰》的主題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產生。
但最初作者構思這部小說時,主人公卻是馬爾梅拉多夫,主要談酗酒問題,書名也不叫《罪與罰》。拉斯科利尼科夫的故事是後來才產生的,這時馬爾梅拉多夫已經退居到次要地位。
作者設想,《罪與罰》的主題是:
一、人生來不是為了享福的。只有透過受苦,才能獲得幸福(做犧牲者,寧願被壓迫,被踐踏)。
二、主人公拉斯科利尼科夫的思想:攫取統治這個社會的權力——不擇手段。“在小說裡,透過他的形象,表現過分的驕傲、狂妄和對這個社會的蔑視。”“支配這個社會。”他想“趕快抓住權力,發財致富。殺人的思想是作為現成的東西來到他頭腦裡的。”他幻想為人類造福,但是他選擇的“鬥爭”
道路卻是首先保證個人的“自由”。
他力求站在社會之上,對這個社會的“反抗”是個人主義的。這樣的“反抗”失敗了。
但是在寫作時,作為一位真正的藝術家。他的現實主義思想卻佔了上風。《罪與罰》成了揭露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俄羅斯社會兇殘不仁的最強有力的文學作品之一。它以驚人的藝術力量顯示出:如果停留在這個社會基礎上,停留在它的現實和意識的界限之內,就絕不可能找到任何出路。整部小說中響徹了被這個社會碾碎的人們怎麼也壓抑不住的絕望的呼喊:不能、不可能這樣活下去。無路可走成了小說的主旋律。
法律系的大學生拉斯科利尼科夫被貧窮壓得喘不過氣來,因為無法維持最起碼的生活,他被迫輟學,躲進那間與其說像房屋,不如說更像大櫥或棺材的斗室,房東已經不再供給他飲食,還威脅要把他趕出去……
於是拉斯科利尼科夫產生了要殺人的“思想”,——因為“統治者們”、“拿破崙們”都是不擇手段的。然而這還僅僅是一種“思想”。從“思想”到“行動”,必須經過另一次“飛躍”。他第一次去放高利貸的老太婆那裡抵押東西以後,在一家小飯館裡聽到了一個大學生的議論。那個大學生也有類似的想法,然而他並不想真的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
現實卻迫使拉斯科利尼科夫不能僅僅停留在“思想”上。
拉斯科利尼科夫認識馬爾梅拉多夫的場面決定了整部小說的基調,立刻把小說的主題提高到了對人類命運進行悽惻深思的高度,使讀者立刻感覺到自己置身於千百萬人受苦受難的悲愴氣氛之中。讓父親講給人們聽,他的女兒怎樣和為什麼不得不淪為妓女。世界文學中很少有人能對人生的哀痛、苦難、羞辱與悲慘作如此深刻的暴露。只有深深同情顛沛無告的下層民眾的悲哀的藝術家,才能夠創造這樣震撼人心的形象和畫面。後來,拉斯科利尼科夫對索尼婭說:“投水自盡,一下子結束這一切,倒更正確些,正確一千倍,也明智一千倍!”索尼婭對他的話一點兒也不感到驚訝,而只是問了一聲:“那他們(卡捷琳娜·伊萬諾芙娜和三個孤兒)呢?”對於窮人來說,就連自殺也是不可多得的奢侈。也許,索尼婭也能投河自盡,可是即使她投河,還是無法把三十個盧布放在卡捷琳娜·伊萬諾芙娜面前的桌子上。生活裡的確有這樣一些情況,能使一個公正無私的觀察者相信,自殺是生活獲得保障的人才能得到的權利,才能享受的奢侈。而像索尼婭這樣的人卻連自殺都不可能。她們的處境誠所謂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擺在她們面前的現實是:破壞道德,是犯罪;不破壞道德——在對待親人的關係上也是犯罪。索尼婭不出賣自己的肉體,孩子們就會餓死。馬爾梅拉多夫說:“得讓每個人至少有個可以去的地方”。可是馬爾梅拉多夫、索尼婭、卡捷琳娜·伊萬諾芙娜都無處可去。“上帝啊!難道就沒有公道了嗎!不來保護我們這些無依無靠的人,你去保護誰呢?……世界上還有法律和正義,肯定有,我一定會找到!”被逼得走投無路的卡捷琳娜·伊萬諾芙娜絕望地說。然而無情的現實卻是:“上帝”並不來“保護”他們;她至死也沒能找到她心目中的“公道”和“正義”。可見在她所生活的那個社會里並沒有什麼“正義”,“上帝”也裝聾作啞,對窮人的悲慘命運視而不見,眼睜睜看著“這樣的事”(索尼婭的話)在他面前發生……卡捷琳娜·伊萬諾芙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