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孤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部分,歷史可以這樣寫的,一意孤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乙之子,廟號商高宗,在位時間為59年(公元前1250—1191年)。
武丁的幼年和少年時代,是在民間度過的,因為他的父親小乙從小就把他送到一戶農民家裡,由農民撫養長大。至於小乙為什麼會把武丁送給別人撫養,史料沒有記載。按我分析的話,大概是小乙當時有難,性命難保,為了保留後代,才出此下策。
由於在農民堆里長大的原因,深切瞭解了社會底層的艱辛和困苦,武丁自小就吃苦耐勞,刻苦上進。他崇尚武術,學習兵法,從小就立志,長大後要幹一番大事業。
在民間,他認識了兩個人,這兩個人對武丁中興尤為重要,他們分別是甘盤和傅說。甘盤是武丁少年時代的老師,此人滿腹才華,有治國之道。而傅說是一位建築師傅,此人對建築方面有很高的天才之外,對治國建國也有很深的造詣。這二人後來成為武丁的左右相,輔助武丁成就大業。
武丁長大成人後,父親小乙當上了商王,他便被接回宮中,成為太子。
第二年,在父親的主持下,他迎來自己的第一位王后,那就是婦好。
婦好此人出生地不詳,但能肯定的一點,就是此人一定出生在一個武術世家,從小就喜歡習武,所以武藝高強,天生神力。(武丁也喜歡武術,正合武丁之意)
婦好此人非常不簡單,是一代女將,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
父親小乙在位十年後,病逝,武丁繼位,登上帝王的寶座。
二,登基為王
武丁成為商王后,有三年時間,不理朝政。有人說,他是為父守喪三年,其實,更多的時間,他在思考怎麼治國。
三年後,武丁開始執政,治理國家。他任用傅說和甘盤為左右相,又任用祖己為臣。這在當時,是轟動一時的大事件,因為這三人,全部農民出身,受到了貴族王公們的一致牴觸。
但武丁自有他的辦法,一天他突然對所有臣官說,他昨晚夢見了祖先,祖先向他推薦一個人,長得如何如何,說此人本領高強,可以輔助他治國,成就大業。
他就命人四處尋找此人,找來找去,就找到了傅說,說傅說就是他夢中要找的人。眾大臣無語,只好接受。
這三人不負所望,拿出看家本領,幫助武丁打理朝政,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武丁推出一系列政治改革:
他關心農民生活,減輕賦稅,鼓勵生產,增加糧食產量,充盈國庫糧倉。
他注重軍隊發展,把軍隊分為三師,分別為左中右師,三師有三個將領,各司其職。
他大力發展青銅業,製造新式青銅武器和戰甲,充實武裝力量。
武丁的這些改革,是很有成效的,使商朝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都得到空前的發展。商朝迅速強大起來,其實力,超過了商朝任何一個朝代。
有了這些條件,武丁要實施他多年的願望,也是商朝多年來的願望,就是要消滅經常騷擾商朝邊地和屬國領土的鬼方、土方、羌方、巴方,人方、虎方等幾個邊界國家。
三,邊界小國
這幾個小國,地處大西北地區,即現在的蒙古甘肅一帶草原地區,他們大多是遊牧民族,後來的歷史證明,馬上的民族,都是極其兇悍的,也是最殘忍的。(匈奴時代,成吉思汗時代就是最好的證明)
這不奇怪,這些民族,天天騎著馬到處亂竄,野性十足,大草原又極其空曠,沒什麼娛樂活動,他們只好打打殺殺,消磨一天的時光。
剛開始的時候,他們幾個小國之間,經常開戰,你搶我的羊,我搶你的牛,可是打來打去,就覺得沒啥意思了,這不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嘛(同個民族),再說了,牛羊吃多了,也吃膩了,是該換換口味的時候了。
聽說中原地區物產豐富,有很多好吃好喝的,是草原上沒有的,還聽說那裡的漢族姑娘,是多麼的美麗動人啊。
這幾個小國就不再打架了,湊合著一塊商量,那要怎麼樣,才能得到那些東西呢?跟他們要他們肯定是不給的,那就搶吧。
這幾個搶匪,剛開始的時候,還挺客氣,只派幾個人進村,到人家裡,看見喜歡的拿著就跑。看見沒有什麼阻攔,膽子就越來越大,後來發展到幾百幾千人進城,屠城,搶劫,強姦,殺人,放火。每次出門,都是滿載而歸,充分享受了這勝利的喜悅。
那麼,商朝的中央政府幹什麼去了,他們難道就不管不聞不問嗎?不是的,中央政府也有他的難處啊。
有哪些難處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