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六十八章 新時代的金像獎,東方夢工廠,五千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979年,一份日後成為香港電影界權威雜誌的《電影雙週刊》誕生,從事電影界報道、評論的創作,當時香港電影已經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在亞洲乃至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但是卻沒有自己的電影節,甚至沒有電影人自己的官方組織,《電影雙週刊》組織了一群電影人進行年度優秀電影和優秀電影人的評選,可惜因為缺乏資金,第一屆金像獎舉辦不盡如人意!

出於對電影事業的關注和責任感,王子凡收購了《電影雙週刊》,順理成章的變為金像幕後老闆,接下來投入鉅額資金打造純金獎盃,一連串的噱頭放出去,再經過幾周轟炸式宣傳,很多人期待這一屆金像獎,甚至港督都在關注,還在一個英國BBC電視臺節目裡宣傳!

第二屆金像獎在5月14日舉辦,因為是傍晚活動,主編舒其、評委會主席吳思源還有幾位重要的司儀、主持人來王子凡彙報工作進展。

與金雞獎、金馬獎由數十位專業評審組成的評審團,集中看片投票決定獲獎者的評審制度不同,王子凡主持下的香港電影金像獎全面學習二十一世紀奧斯卡制度,也就是說現在的金像獎比奧斯卡還超前,特別是投票評選環節,採取的是多輪、多人、多層面的電影評審制度,由香港電影導演會、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等13個金像獎屬會會員組成的“金像獎選民”,和評選事務組推薦及邀請的電影業內人士和專業媒體工作者組成的“專業評審團”,經過兩輪投票選出最終得獎者,是由電影人全面主導和參與的電影獎項。

“金像獎提名程式比較發雜!”吳思源覺得王子凡高高在上,不會關注具體細節,先解釋一下投票環節比較好,主意一定,就開口道:“王先生,金像獎從提名到獲獎分為兩輪,第一輪是由一百人組成的評審團,第二輪是由五十更專業的電影人組成的評審團!”

王子凡隨意點點頭,他關注的是獲獎名單。

擔任主持人的曾至偉問道:“具體是什麼人?”

吳思源笑了笑,道:“這些評審是由評選事務組推薦及邀請,包括監製、策劃、製片、導演、編劇、攝影師、動作指導、美術指導、剪接師、演員、電影音樂工作者、錄音師、燈光師及視覺特技效果、影評人、電影文化/教育工作者、電子傳媒工作者、電影發行或宣傳工作者等等!”

王子凡拿起茶杯抿了一口,示意道:“說說具體的!”

吳思源想了想才緩緩道來:“第一輪評選是由香港電影金像獎選民及第一輪一百人評審團投票選出所有獎項的提名名單,票份各佔第一輪總積分的百份之五十,在各獎項中得票最高的首五名可獲進入第二輪評選,若有演員在同一部電影中,同時獲提名主角及配角,則按得票較高的專案為其提名獎項,如果有提名名單內發現有不符合資格候選者,其提名資格會被取消,空缺由下一位得分高者補上。”

王子凡明白,所謂金像獎選民就是和夢工廠之友類似的組織,別看現在夢工廠幾乎統一娛樂圈,但是根本做不到一手遮天,就好像東漢末年,董卓勢力最大,但是下面還有十八路諸侯,哪一個不是野心勃勃,平時單個看起來不起眼,但是聯合起來足以改天換地,所以在金像獎方面,夢工廠干預不多,最少名義上是這樣。

吳思源道:“進入第二輪評選後,會給每部入圍影片評分,每個獎項得分最高的為得獎者,若在同一獎項中有兩名候選者同時得最高分數,該兩名候選者可一起獲得該獎項;若超過兩名候選者同時獲得最高分數,則會由第二輪五十人專業評審團再在同分的候選者中投票,以選出得獎者。”

王子凡笑道:“不錯,和我想的差不多!”

眾人都面色古怪,這個規則是他們幾個月日思夜想才討論出來的成果結晶,王子凡倒是不客氣,一句話就將這些成果佔為己有!

站在最後的短髮人開口道:“王先生,金像獎馬上就要開始了,您還有什麼要吩咐的嗎?”

這人是男是女?王子凡尋聲望去,傻眼了,竟然看到一個‘人妖’,說他是男的,聲音卻有點女性化,說她是女的,但是這打扮裝扮都明顯男性化。

“這位……你叫什麼名字?”

“王先生您好,我叫餘錚!”

“你就是餘錚!”

王子凡下意識多看了兩眼,他不認識餘錚,但對這個名字如雷貫耳,在娛樂事業上,她是早期金像獎的“救星”,當《電影雙週刊》為舉辦金像獎四處尋求合作機構時,可謂屢屢撞板:與本是他們認為最合適的香港電臺合作得並不愉快,而且香港電臺邀政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爭鸞

昔在野

我原來認識的人都變成了大佬

白孤生

科技:先別死我要改變世界

我不想當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