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狂響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五章 開業在即,大寧國師,午夜狂響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寧歷,康慶三年,八月初。
由大江以北三大疆域的七州十三府,江興域四州首府,幾乎同時向江南域運送賑災物質與錢糧。
此時距離大水災過去整整三月,在這些日子裡,江南發生了太多事情,特別是滬州災民的造反,雖然在前些天有訊息來報,滬州在寧州、蘇州、揚州和杭州重兵圍攻下,一路勢如破竹平定滬州。
但饒是如此,造成的傷亡和損失,足矣影響整個江南經濟。
遠的不說,便是董策所在的寧州金陵,有親人在滬州的紛紛前往滬州,這其中,又以商行會的船工家屬隊伍最為龐大,如今已經沒人去譴責董家了,因為董家已經敗了,就算董元昌把西行商隊貨物全賣了,也只是勉強還上五成,剩餘一二十萬貫如何償還?
董策知道,董元昌根本不會用那批貨物還債,因為如此一來,董家不是敗了,而是亡了!
董元昌和商行會一些東家離開金陵,為的就是阻止貨物到江南,或許他們會選擇在洛陽,亦或者更西北的城鎮變賣貨物,然後在當地採購一批貨物直接送往西域。
唯有如此,董家才能爬起來,故此不論商行會的中小東家,還是一些託運的商販,都只能把希望放在董元昌的人品上,因為他們沒有選擇,董家如果把這批貨還了,未必落到他們頭上,或許,你也可以宰了他,而後不是畏罪潛逃就是跟著下黃泉,一了百了。
當繡著“太平”二字的運糧船隊抵達江南時,所有江南百姓都震驚了!
雖早聽說會有糧食運來,但誰也沒想到,竟是太平道運來了,那麼朝廷幹什麼去了?
總該不會是朝廷出糧,太平道負責運送吧?
但不可否認,一時間江南百姓,特別是災民們,無一不為太平道稱讚。
獨樓小院中,當董策聽聞塗平的彙報後,雙眼一閉,便擺擺手示意塗平退下。
面對太平道的財大氣粗,董策是無可奈何,如果他沒有在姑蘇府遇到鹿道人,或許他也會鼓掌稱讚吧!而今,不論他太平道能救多少人,他董策也不會豎個拇指!
因為水患三個月,上十萬的災民裡,真正餓死的能有幾個?想想塗平他們,除了醫治小果,迫不得已賣掉小花外,真沒餓死的!
不論是捐錢、施粥還是送饅頭的人,一隻就沒有停過,如果沒有朝廷,亦或者士族在背後撐著,有誰能撐得住?但要說救,其實也算不上,而是吊,吊著你的命,讓你半死不活,最後就等著太平道來呢!
所以,董策認為如果沒有太平道,局面絕對是另一種發展了,或許災民的家園早開始重建了!
董策起身走到窗前,看著窗外的燈籠如星的街道,臉上無喜無悲道:“已經開始為中秋準備了!”
藝苑修建的速度很快,而且董策因為又多了一位小幫手,故此繪畫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董大哥,這樣你看行嗎?”塗小花陪著小心問道。
董策看了一眼塗小花上的色,不由皺皺眉,湊過去拿過她手裡沾滿綠漆的筆刷,沾了點深藍塗抹均勻,便是幾筆畫在一座山腳上,這才道:“陽過此山,故此,山下應屬暗處,所以顏色不能與山上同樣,還有這裡要加幾筆暗綠,突顯陰影部位。”
塗小花見董策幾筆過後,那小山竟真的宛如活物般,立即喜道:“謝謝董大哥指點,小花知道了。”
“嗯,你要記住光線照射,不論陽光還是燈光,並且還有比如一些銅鏡的折射光芒,都不可忽然,這些在生活在都能看到,時刻留意久了,自然而然就會了。”董策指點完,便繼續忙著自己的畫。
如今董策已經畫到茶了,對於這幅畫他很用心,畢竟這也算藝苑的主業之一,只要等金陵郊外的小窯場建好,便由有師傅先教出幾個徒弟,隨後去專研他的紫砂!
說起來,自上次劉宛答應董策後,隔天便離開了御瓷坊,而御瓷坊因為近來生意十分慘淡,故此也沒挽留,之後劉宛便聽了董策的話,與孟峰去了一趟陽羨縣,並且還找到了紫砂,這可把劉宛興奮壞了,就地便取了十幾斤泥直接混回來慢慢專研。
孟峰也在附近看好了地方,與劉宛溝通之後,便決定建兩個小窯場,一個是在金陵郊外,專燒董策的新茶具,另一個則在陽羨縣,給劉宛練手。
董策聽了他們的提議後也沒有反對,畢竟這一來二去十分不便,而且燒好的新茶具自己也不能及時見到,故此便答應下來,好在這年頭弄個小窯場花不了多少錢,主要是工藝與工錢,這對董策來說真不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