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狂響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四章 月餅,大寧國師,午夜狂響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福延便過來道:“小土窯已經做好了,董大師去看看吧。”
走到一個土堆前,董策低頭看了一眼土窯裡的情況,便跟邊上的王福延道:“把炭火燒起來吧,讓泥土中水分蒸發。”
王福延立即命人生火,而後對董策道:“小土窯裡火炭放如此低,能烤的熟嗎?”
“離近了容易烤焦了,這東西急不得,慢慢來。”董策的話讓王福延很鬱悶,他本以為宮廷胡餅是用麵粉包了餡,然後下油鍋呢,卻沒料到是用烤的!而且這樣烤,他很難短時間內量產啊!
一刻鐘後,董策收起刻刀,讓一名小廚拿了一碗油,他沾了點在布上便開始塗抹手中木塊,隨後撒了點乾麵粉在裡面,便拿起桌上一團包有餡的麵糰放進去,再往桌上一按。
廚房眾人見到這一幕,紛紛湊近一看,當發現董策將木塊抽起的時候,桌上便出現了一團似花非花,造型簡約卻很美觀的圓餅。
董策又繼續壓了十一個,這才用菜刀一個個剷起放到一塊刷了油鐵板上,灑了點水珠後才放入小土窯中。
王福延看著董策將土窯口用一塊銅鏡蓋住後才問道:“需要多久?”
董策一邊扯下包裹手的麻布,一邊道:“一刻鐘後取出,用蛋黃刷過一遍,在繼續烤兩刻鐘試試。”
王福延立即讓人注意看漏刻,其餘人則在焦慮的等待。
轉眼,半個時辰過去了,當董策從小土窯中那去一盤烤好的胡餅時,邊上眾人頓時嗅到一股濃郁的餅香。
“大家都試試吧,小心燙啊。”董策將鐵盤放到桌面,便一邊取下裹手麻布。
眾人早已經等候不及,此時聞言紛紛焦急的伸手便抓起胡餅,根本不顧燙,直接往嘴裡塞。
王福延則用袖子包裹著手,拿起一個拋了拋,看著這新奇的胡餅樣式有些驚訝,雖然之前看了董策壓好,但烤與未烤前的胡餅令他感覺完全不一樣,未烤的整體乳白,紋路也不清晰,可這烤好的十分美觀,更誘人食慾,等他咬了一口,頓時就被裡面的火燙豆沙餡弄得上天入地,痛並快樂!
痛是因為燙,快樂則因酥香的餅皮與豆沙入口後,芳香四溢,甜而不膩,令人回味無窮。
“真沒想到啊!這簡簡單單食材,竟能做出如此酥香的胡餅!更與往日吃過的油膩胡餅完全不同。”鄭栩驚訝道。
“越是簡單的材料,越要花心思,如果不是董大師傳藝,我等豈會知胡餅不炸,不蒸,而用烤啊!”一名年長的廚子品嚐著紅豆胡餅笑道。
董策自己嚐了一個後,便對眾人道:“你們時間不多了,這東西最好明天開賣,而我們現在可以說毫無準備,現在遇到的問題是土窯太小,火候需要提高,但也不能操之過急,烤糊了可廢了。”
“是啊!”王福延點點頭,立即吩咐道:“明天一早必須要出三百個,大家都記住董大師的做法了吧,那就趕緊吧!”
眾人聞言立即開始忙碌起來,這些人裡,除了一個大廚其餘都是助手,所以王福延也不多想明天開店的問題。
看著大家忙碌起來,董策對王福延道:“胡餅這叫法有些粗魯了,既是中秋賞月,就叫月餅吧,不過目前品種只有這一種,未免撐不了場面,你這裡可有五仁?”
王福延一聽就皺眉道:“月餅此名的確優雅,但何為五仁?請董大師講解一二。”
董策苦笑一聲,便道:“杏仁、芝麻、花生、核桃、瓜子等。”董策說完怕王福延有些不懂,便又講解了一些特徵,這才讓王福延聽明白。
“以前鄙人進過一些胡麻和核桃,但最近用此嘗試新菜,也不知還有多少,董大師稍等。”
王福延對這事很重視,因為他很想成為第一位把宮廷胡餅傳到民間的廚子,自然希望董策能多幫他一把。
但他那知道,董策做的月餅與如今的宮廷胡餅完全是兩碼事!
當王福延欣喜的帶著一些乾貨回來,董策便趕緊著手教王福延炒制五仁,揉碎做餡,在與一些紅豆月餅一起烤。
當五仁月餅烤好後,因為數量只有三個,十個人只能分著吃,可即便如此,眾人也瞬間被五仁獨特的香氣與口味征服了!
忙完這一切,董策便在王福延相送下離開了十里飄香,趕回自己的獨樓小院休息。
而對於董策的慷慨傳藝,王福延萬分感激,也為此他真正體會到董策衍教的真諦了!
王福延不是窮苦人,即便不做月餅他也照樣富有,但在名氣上他只能侷限在這裡!
而衍教宗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