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4章 因所徵以名將軍,漢闕,七月新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我任弘,只是趙老將軍山頭上的一株小樹苗啊!
但樹欲靜而風不止,任弘努力吹噓趙充國時,卻有人站出來,繼續將任弘架在火上烤了。
卻是新任丞相的蔡義,他將任弘七戰七捷的功勞又說了一遍,提議道:“陛下,西安侯弘有功於國,當拜予將軍之號,以示舍爵策勳。”
“臣附議。”
霍光起身跟進,這是預定好的程式,就任弘所知,兩府那邊早就透過此議了,大將軍也沒意見,只差讓皇帝定下一個雜號將軍的名稱。
“可。”劉病已笑著,作為今日一個重要環節,拜將軍的詔書他早就準備好了,便要讓尚書令念。
將軍之稱古已有之,以將軍稱呼“一軍”的統帥,這意義至今也沒有太大變化,而在西漢,將軍之號還不像東漢那般區分嚴格,只分為兩種。
一是大將軍、衛將軍、前後左右將軍,稱為“重號將軍”,後來因為衛青、霍去病的緣故,車騎將軍、驃騎將軍皆可開府,也併入了重號之列。
除此之外的其他將軍名號,則統稱為“雜號將軍”或“列將軍”。
按照大漢近二十年來的朝堂默契,身為重號將軍,基本板上釘釘能進入中朝。雜號將軍則不一定,但也意味著在戰爭中,能夠獨當一面,統領一軍,再不用給人打下手了!
所以能得到一個將軍號,不止是榮譽,也代表兵權和話語權。
至於命名法則,其實並無慣例,或來源於他所統領的兵種,比如輕車將軍、樓船將軍。或因所徵以名將軍也,比如貳師將軍,度遼將軍,蒲類將軍。甚至還文成將軍、五利將軍這種裝神弄鬼的奇怪東西也混了進來。
甚至還有虎牙將軍這種不知何故的。
總之在西漢,雜號將軍的命名就一句話:皇帝開心就好,想咋叫,就咋叫。
尚書令已經展開詔書要讀了,而任弘出列坐於庭中待詔,他今天從未如此激動,或者說忐忑過,因為有種不祥的預感。
還記得先前與劉病已各言其志時,他曾說過,想要做大漢的“徵西將軍”,去徵那遙遠的蔥嶺以西。
如今這想法是沒戲了,可別出於情懷,將這名號給自己了!
“別這樣,我不想做徵西將軍,我是大漢的忠臣啊!”
任弘只在心中暗暗祈禱,卻聽尚書令念道:
“自有漢以來,多因所徵以名將軍,故孝武時有浮沮將軍,匈河將軍。今有西安侯弘,西征右地,救烏孫,降車師等三國,斬匈奴一臂,攜名王首級而歸。”
“完了。”一聽用的是這個命名原則,又是徵又是西的,任弘只覺得嗚呼哀哉。
誰料尚書令話音一轉:“然詩云,玁狁孔熾,我是用急。王於出征,以匡王國。戎車既安,如輊如軒。文武吉甫,萬邦為憲。故於四夷,先徵而後安也,西安侯弘一徵永逸,使西域安寧,故拜為……”
“安西將軍!”
……
ps:第二章在傍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