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1章 藏字,漢闕,七月新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右到左豎讀,就會發現前後文的順序也有點怪,像是不擅文辭者的作品。
可仔細琢磨,就明白,這是強行拼湊出來的。
昔日吳宗年與任弘追隨傅介子去樓蘭時,任弘年輕好學,常來請教吳宗年他擅長的《春秋》,吳宗年也好為人師,不吝指點。
當時他便發現,任弘著急時,時常會下意識地將字從左到右橫寫,比豎寫熟練不少。
所以,這信中暗藏的那句話,得打破常理,從左向右橫讀!
“身在匈奴,心在漢……”
將每段第二個字連起來後,這就是任弘要傳達給自己的資訊。
“身在匈奴,心在漢!”
吳宗年仰起頭,好讓自己的淚水不要流出來:“任弘啊任弘,你明白我的所想麼?”
“太史公說,李陵之不死,宜欲得當以報漢也!”
“吾之不死,宜欲伺機以歸漢也!”
穹廬帳氈毛牆,哪能與長安雕樑畫棟相比,酪漿胡妾,豈能同結髮妻相提並論?過去三十年讀的聖賢書,每天入夜都在拷問自己的內心。
白天奚充國的呼喊,入夜後任弘送來的這句話,讓吳宗年那顆幾近熄滅的漢心,又燃了起來。
“我得幫幫任弘,幫幫奚充國。”
吳宗年腦子飛速轉動起來:“醍醐阿達不能被抓來,伊吾王已經篤定右谷蠡王和日逐王欲叛匈奴,但蒲陰王素來謹慎,他現在只是懷疑。”
“任弘這離間計,看似事事有跡可循,可若是仔細捋捋,其實也有不少漏洞啊。蒲陰王和醍醐阿達都不好騙,兩邊坐下來一談,或許便能戳破他的計策。”
這時候,吳宗年終於找到了一個空無一人的營帳,裡面的人奉命出去備戰了,只剩下狼藉的氈毯胡亂揉在一起。
他輕輕取下帳外沒來得及滅的火把,乘著無人注意,扔到這帳中。
天乾物燥,火焰慢慢變大,在氈帳中燃燒亂竄。
吳宗年捏著鼻子,拿起那些臭烘烘的氈毯扔到火上,便退出了帳篷。
混亂中沒人注意到吳宗年的舉動,他用氈帽遮住臉,快步離開,身後是微微冒煙的氈帳,暫時沒人察覺到,等發現時,它將徹底擴散,滅火已經來不及了。
夜色很深,隔著不遠處的僮僕都尉營地,放哨的斥候,定能一眼看到這意味著警告的火焰,並發現周圍慢慢朝他們靠近的“敵人”吧,最好是號角長鳴,再相互對射一陣,死些人!
“燒吧,燒吧。”
吳宗年露出了笑意:“我得提醒僮僕都尉,讓他快跑!”
“而這一跑,兩邊的誤會,就再難說清了!”
……
ps:今天還是隻有兩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