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8章 前任,漢闕,七月新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胖蘿蔔踩在鼓鼓的羊皮筏子上有些不安,它從來沒坐過這種“船”,十月份的水格外冰涼,若是掉下去可不好受。
韓敢當也十分警惕,因為君侯竟然准許那個“叛羌”龍耶幹芒加入了隊伍,成了護羌校尉隨員之一。
任弘倒不擔心:“我聽說羌人樂於戰死而恥於病痛,他身強體壯,有的是機會逃走,卻一直忍著,被輾轉賣到金城縣。聽小吏說,此人平日自己捱打沒事,卻格外護著親族,想來是在乎他們吧。”
更何況,在龍耶幹芒口中,漢官固然可恨,但他最大的仇人,還是是滅了部落,殺了他父親的先零羌諸豪。
任弘許了龍耶幹芒一個還他和族人自由的餅,加上他此次來金城郡,要解決的問題便來自先零羌,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相互利用一番也未嘗不可。
乘著當地特有的羊皮筏子,過了清澈的大河,到了其上游最大的支流湟水後,前方又出現一條溝壑縱橫的河谷。
“湟谷到了。”
龍耶幹芒有些激動地站立起來,他已經離開這條被他們部落稱為“母親”的河太久了。
這便是金城郡的核心,湟水河谷了,沿著它往上游走,便能進入後世青海省的地界,直到西寧。再往西,到了湟峽附近,則是龍耶部的故地。
卻見此處階地黃土肥沃,草地還沒有完全枯死,河邊有錦雞草和柳樹,藏羚羊和黃羊穿梭林中,踩得地上的落葉和苔蘚咔嚓作響,遠方的山上長著冷杉,一條條支流將黃土分割開來,兩岸分佈著一些里閭和農舍。
每年夏天從東方吹來的季風帶來豐沛的雨量,讓湟水河谷更像是黃土高原的延伸,肥沃而適合農耕,而不似青藏高原其他地方那般惡劣。
要知道在後世,湟水谷地的民和、樂都、西寧、湟中、湟源幾個縣,只佔了青海省面積的2%。就是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體量,卻擁有青海省55%的耕地面積,將近60%的人口。
“難怪趙充國跟我說,羌中皆苦,唯利河湟。”
看著這向西延伸的河谷,任弘暗道:“我現在知道為何羌人各部削尖了腦袋想要回到這了。”
從典屬國找到的文書任弘得知,這羌人從最早的祖先爰劍起,子孫支系分成了一百五十多種,散佈在青藏高原東緣。河湟諸羌就佔了
八十多種,最強大的名為“鍾種”,又稱先零羌,形成了一個強大的種落聯盟,曾遊牧於河湟下游,其餘大者萬餘人,小者數千人。
諸羌在漢初時的生存空間很大,因為月氏西遷,匈奴沒法盡佔河西,諸羌可以盡情過去放牧,只要在戰爭時助匈奴攻漢即可,所以羌人很願意服從匈奴。
但霍去病河西之戰後一切都改變了,不歸附漢朝的羌人部落都被排斥在外。先零羌不服,聯合牢姐羌、封養羌解仇結盟,與匈奴通,合兵10餘萬,共攻漢令居等地。
結果被漢軍反擊,非但河西隴西沒打下來,連河湟的老家都丟了。諸羌只能向西遷移流竄,先零羌跑到了高原的青海湖、茶卡鹽湖一帶過苦日子,而湟水一帶就成了漢境,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正式設金城郡管轄。
如此一來,諸羌的生存空間就更加狹小,適合他們刀耕火種的地方,就只剩下黃河南邊的大小榆谷。為了那兩個溫暖的河谷,諸羌相互攻伐,戰爭殘酷而頻繁,仇怨越積越深。難怪趙充國說,羌人相互間的矛盾,比他們同漢朝的更大,只要不一味欺辱,利用他們之間的仇怨,足以叫羌人相互攻伐,無法合力對付大漢。
龍耶部這些種小人貧的部落,連爭奪大小榆谷的資格都沒有,為了不被大種欺凌,只能依附於漢,也因此獲得了在湟水谷地遊牧的資格。
大漢雖然也向河湟移民,但人口稀缺,金城郡十多個縣加起來才十萬出頭,還集中在東部。安夷縣湟峽以西,後世西寧盆地一帶幾乎無人開發,在邊境鬆弛後,羌人們便陸續回來了。
休息的時候,龍耶幹芒蹲在河邊,將水捧在手心喝了下去,確實有些熟悉的味道:“吾等在湟峽一帶駐牧,兩代人都好好的,可數年前,先零羌開始重返湟水,漸漸侵奪諸部,吾等不敵,也曾向護羌校尉求援,然漢官不救。”
幾年前正好漢朝與東北的烏桓決裂,又開始進取西域,尤其是元鳳四年、五年,多虧了任弘築的鐵門關,漢和匈奴在西域大打出手,河西駐軍盡數西調,先零羌倒是挑了好時機重返河湟。
“以天下大局為重。”任弘暗暗唸叨趙充國對自己說的話,想必數年前,金城郡的地方官們,也得到了這樣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