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7章 一晃眼半年過去了,漢闕,七月新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萬年笑得沒心沒肺:“極好,一個月內,都彈壞三把琴了。”
嘶,聽上去明明不太好啊,大概是被在上林樂府裡關太久悶壞了。
任弘仔細回憶,半年前那晚觀儺,二人走在街上時,任弘假言或許會有刺客對自己不軌,拽了瑤光的手——然後發現這姑娘手勁比他還大。
雖然有些小意外,但在人們曲終人散,長安從熱鬧復歸冷清,二人都意猶未盡氣氛剛好時,任弘提了成婚之事。
當時瑤光沒有羞紅臉跑開,也沒有猝不及防,而是大大方方地笑道:“任君的話果然信不得,這長安哪有什麼刺客,任君才是想要妾性命的刺客啊。”
卻不想,二人再見面時已是開春後,在渭水邊踏青賞桃花,任弘再度提了請婚之事,瑤光自己倒是願意,但她十分尊重母親,如此大事必須稟報給解憂公主知曉。
任弘這邊,要準備的婚俗六儀也一樣少不得,長安與烏孫萬里迢迢,訊息跑個來回起碼半年,二人便只能苦等了。
而朝中為了任弘的婚事,又搞了一次兩府集議,討論列侯大臣是否可以娶外國公主為妻。
漢朝這短短百多年曆史,竟找不到先例,只能往前追溯。類似的例子,只有晉卿趙衰曾以廧咎如氏的狄女叔隗為正妻,誕下了趙宣子。後來趙無恤又娶戎女崆峒氏為正妻,但那時趙氏已形同一國,沒有參考價值了。
倒是大夫、博士們爭著爭著歪了樓,因為某個多事的傢伙提了一嘴:“為何和親總是漢以公主嫁匈奴、烏孫,而沒有別國公主內嫁天子?”
這下博士們來了勁頭:“漢女嫁入匈奴、烏孫,彼知漢適女送厚,蠻夷必慕以為閼氏,生子必為太子。如此單于、昆彌為大漢天子之婿,待老王死,新立,則漢家外孫為單于、昆彌,與漢為大父、外孫之國也。”
雖然與匈奴和親這麼多年來,壓根沒有哪位漢家外孫當上單于、昆彌,但仍有人對這種事確信不疑,追求的就是名義上的精神勝利。
他們倒是對外邦女子內嫁皇帝極力反對,覺得這樣的話,傳承自唐堯的劉氏血脈就會混雜蠻夷之血,萬一哪位皇帝糊塗,立戎狄之女為後,讓混血的子嗣繼任為帝,那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也只有周襄王這種幾乎亡國的昏君,才做過以自身和親,娶狄女為後之事,後來狄後果與叔帶通姦作亂,幾乎顛覆了周室社稷。”
相比於萬萬不能接受的皇帝娶戎狄之女,他們對列侯迎娶外國公主,倒沒那麼反對,反而覺得,這會壞了任弘的名聲和前程,竟喜聞樂見,心裡暗暗期待:“最好鬧出周襄王、狄後一樣的事來!”
於是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先前在設西域都護府時,一直與任弘對著幹的儒生們,居然極力支援此事。
“這也算西安侯犧牲自己,為國和親,結漢烏兩邦之好了!”
“烏孫公主比翁主儀,入宗室籍,正好和列侯般配。”
每每回想此事,任弘都忍俊不禁:“說起來婚事能成,我還得感謝他們,等成婚時要不要都請來?有了他們的呱噪,連鐘鼓都能省了。”
烏孫的使團已經進入大漢,相比於瑤光和萬年這試探性的接觸,這次來的是真正的正使,大王子元貴靡領銜,還有解憂公主的親信馮夫人,她們將與大漢締昆弟之盟,約定共擊匈奴,順便作為女方親屬,為任弘和瑤光主婚。
任弘真希望他們能走快些:“我久聞馮夫人之名,聽說她是女中豪傑,常替楚主出使外國,不卑不亢,上次去烏孫沒見到,這次總算能一睹風采了。”
……
入夜後,劉萬年夜宿莊園,可就在睡得正香甜時,卻被外面的陣陣狗吠聲吵醒了,他記得前幾次來,莊園沒養狗啊。
他本不想理會,又閉上了眼睛,卻不想外面越發熱鬧,又響起了呵斥、求饒等聲音。
劉萬年好奇之下,揉著眼睛出了門,卻見外頭燈火大亮,遊熊貓等人竟全副武裝,捆了幾個年輕的後生,按在院子裡。
劉萬年大驚,挪到面容肅然的任弘身邊:“任君,出了何事?”
“鬧賊了。”任弘倒是十分平靜,類似的事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有人偷蔬果?”
任弘卻搖頭:“不是偷,是毀。”
遊熊貓生氣地說道:“近來白鹿原的人不知聽了誰唆使,認為吾家種的異域作物吸走了地力,導致今年白鹿原欠收。附近的愚夫都信了,所以近來頗有人乘夜來搗亂,乘著君侯莊園人手不足,毀莊稼瓜果。今日吾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