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1章 金輪法王,漢闕,七月新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打聽此事。

富那耆漢話也說得很溜,他不放過任何傳教的機會,聽說褚少孫是來自中原的“大官”,便恭敬地說道:“當日吾師說,驃騎將軍若是效仿無憂王與彌蘭王,就能具備七寶四德,也成為轉輪王。”

他解釋道:“所謂七寶,乃是輪寶、象寶、馬寶、女寶、如意寶、臣寶、兵寶。四德則指大富、端正殊好、無疾病、長壽。”

而佛教的轉輪王不止一種,有金輪王、銀輪王、銅輪王、鐵輪王四種。金輪為上上品,銀轉為上品,銅輪為中品,鐵輪為下品。

富那耆道:“尊者說,無憂王為鐵輪護法聖王,彌蘭王為銅輪護法聖王,而驃騎將軍或可為銀輪護法聖王。”

他眼睛裡閃過迷茫:“然後驃騎將軍便哈哈大笑,說‘我難道就不能做金輪法王麼?’”

“尊者說,金輪護法聖王乃是最尊貴的王者,管理人間四大部洲,他出現時,世間會有優曇花綻放。”

“想要成為金輪聖王,驃騎將軍首先要成為佛家居士,持戒、誦經、持咒,修建佛塔、經像,於佛前以利他之心供燈佈施。還要以正法治世轉,時時教導人民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不貪取、不嫉妒、不起邪見。”

這尼瑪比三代之治還難啊。

然後任驃騎就客氣地請肋比丘師徒走了,對張負罪則只是嘆了口氣,從此以後沒再召見過他。

高梧桐告訴褚少孫:“驃騎將軍心裡多半是不喜浮屠的,讓楊公給各道的縣令、縣尉、丞傳話,說再有信浮屠者,便可以交出官印回家去了,這是禁令啊。也就張負罪這等已得了封地,又不在都護府任職之人不在乎。還是將軍念著他的功勞苦勞,否則連城都奪了。”

而後驃騎將軍雖然沒有成為居士,但確實改善了浮屠的處境,讓他們重新入駐巴鐵城中,挑了婆羅門寺對門,讓肋比丘蓋了個小廟。

於是都不必驃騎將軍慫恿,浮屠沙門和婆羅門的祭祀天天打擂臺,互揭老底醜事,好不熱鬧。

至於南方,亦是既不鼓勵,也不打壓,只讓他們維持與婆羅門分庭抗禮的狀態。身毒佛法已經經歷過兩次大分裂,除了上座部和大眾部外,兩派裡又分出了十八個部派,各立門戶,種種爭論如波濤騰湧。

“將軍大概是想異論相攪?婆羅門勢大,故以浮屠牽制之。”褚少孫如此猜測。

他在楊惲寫的身毒傳裡知道,那無憂王兩百年前原本幾乎一統身毒,國號孔雀,推行佛法。孔雀朝後來被部將所滅,建了個巽伽朝,大力支援婆羅門教,搗毀佛寺。如今巽伽朝也被其部將亡了,取而代之的是甘婆朝,但土地不過中身毒一隅,周邊小國林立。

褚少孫將這件事記在了行記上面,次日告別了張負罪繼續往南行船,這時候已入冬十月,也就是身毒的“沙月”,卻未感覺到天氣寒冷,隨著身毒河越來越寬,船隻也漸漸多了起來,都護府第一大港:太白港就在前方了。

褚少孫彷彿聞到了大海的味道,高梧桐則扶著船幫,指著前方道:“褚先生可知道,這港原先不叫太白。”

“身毒人稱之為‘帕塔拉’。”

“而大夏人則稱之為‘鴨梨山大港’!”

……

“鴨梨山大,這是《大夏列傳》中,那位曾打下犁軒、波斯、大夏,幾乎一統西方的征服王之名吧?”

鴨梨是冀州常山特產,太史公稱讚那兒有千樹梨。

但這名怎麼會用到被任驃騎稱之為“征服王”的那位希臘王者身上?或是因為,鴨梨山大也愛吃鴨梨?

褚少孫只感覺這譯名怪怪的,又說不出來哪兒不對、不過這鴨梨山大此人有個癖好,就是喜歡在征服的各地建立與他同名的城市。

比如苦盞,就是“極東的鴨梨山大里亞”,大月氏地有一個“高加索鴨梨山大里亞”,因希臘人將蔥嶺帕米爾稱之為高加索山。這身毒河入海口亦如此,又聽說,海那邊的托勒密埃及的都城,也叫鴨梨山大港。

港口高大的水門在望,但船隻卻沒有順流而下,反倒在城外一座修了花園和亭閣的小邑停了下來,這兒雖然不大,卻富麗堂皇如同一座行宮。

“這是何處?”褚少孫左右打量,還聽到了熱鬧的喧囂,裡面正在進行一場宴會。

“此處叫無憂堡,每逢入冬,驃騎將軍會帶著家人巡視港口,就居住在此,現在由昭蘇公主居住。”

昭蘇公主乃是驃騎將軍之女,楚國公主最疼愛這個外孫女,許皇后也喜歡她,聽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帶著武功秘籍到武俠世界

堅強的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