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1章 西園八校,漢闕,七月新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從幹掉霍氏一家子後,劉詢最近萬事皆順,不止是熬了三年終於能抱抱髮妻和長女長子,還因為太皇太后上官澹也鬆了口。
劉詢等的便是她那句話,在推讓了三次後,便順水推舟,參照高皇帝之父為太上皇,配享天子葬的舊例,將他父親史皇孫劉進的悼園因園為寢,尊號曰“皇考”,立廟,還專門設定了一個“奉明縣”。
劉據倒是沒轉正,還是戾太子,但那位在劉詢臂上繫了身毒寶鏡,據說嬰孩時最疼愛他的衛太子妃史良娣,卻從“戾夫人”加尊為戾後。
作為劉詢為數不多的親戚,史家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在那場火裡毀容的史高便是證明,劉詢親令太醫為其診治,封“樂陵侯”,史高的兒子史丹也做了奉車都尉。
還有那個翻牆逃走引發了霍氏驚恐之下反叛的戴長樂,雖然辦了蠢事,但念在他忠心且沒了舌頭,皇帝可憐他,也封了關內侯。
去生父墓園祭拜一番後,劉詢一樁心事去了,心情極佳。
直到聽說了一件尚冠裡的趣聞,才轉晴為陰。
“聽說宗正家中子劉更生拜卿為師?”
在大司馬衛將軍入宮來時,劉詢如此問他。
畢竟劉更生是在門口堵的,尚冠裡就那麼大,根本沒有秘密。
任弘笑道:“臣本欲拒絕,但實在拽不過,那劉更生年紀雖小卻能說會道,引經據典,臣都說不過他,加上宗正也代其懇求,只能允之。”
剛開始,任弘確實是不想收的,他想收的人叫“劉向”,正派門客滿世界找去找,尤其是劉姓宗室裡,還真找到了幾個“劉向”。
但年齡卻不太對,要麼七老八十,或者人至壯年,和歷史上那個活躍在元、成時代,編撰了《戰國策》《列女傳》,又發揚了《左傳》之學的大學問家劉向絕不是一個。
想要的人找不到,名字一聽就普普通通的劉更生卻送上了門,任弘很是嫌棄。
但見他天賦不錯,已通了兩經,還頗有好奇心,當初任弘去劉德家拜訪時,此子對雷霆閃電之類的事極有興趣,說不定引導引導就能培養個古典自然科學家。
“也罷,我家駒兒喜好玩耍,不好讀書,若是讓一個年長他的好學生到家中來,或能帶著駒兒一起向學。”
任弘存了把劉更生當伴讀的打算,便勉強答應了,讓劉更生每逢休沐日來家裡一趟。
不過任弘還是給好奇寶寶的劉更生加了個條件:“更生,你得先跟我學《左傳》!”
想到這任弘一抬頭,等等,皇帝聽說劉更生拜師之事後,看上去似乎有些不太高興。
已經喜怒不形於色的劉詢,極少有這樣的時候,是在猜忌他麼?以為他和劉德往來太密切了?
空氣中似乎有一點酸味,劉詢眼睛直溜溜轉,不知在想什麼,最後只板著臉道:“卿忙於國家大事,更要替朕整頓京畿軍務,勿要為小豎子之事所耽!”
別人家的娃是小豎子,自家的娃就是寶貝兒,誰都這樣。
“耽不了。”
這一次,任弘沒能領會上意,奉上了奏疏,這是對長安南北軍的整頓情況。
對南北軍的清理做了一個月,總算是弄完了,首先是削了劉賀繼位後,霍光給長樂宮增加的太后屯兵——霍光倒不是真怕劉賀對太后做點什麼,而是因為,上官太后是他的王牌。
如今天子親政,太皇太后退居二線,但任弘對這個女人是很關注的。
雖然平日不顯山不露水,但那一夜長樂宮中擒鄧廣漢的決斷,大義滅親交出霍氏的狠辣,再加上毒殺霍皇后——任弘才不信霍成君是自殺的。
“此女不可不防,還是將屯兵取消為妙。”但這些話沒有嘴上說,只隱約提及,劉詢心領神會,欣然採納。
一同取消的還有長樂衛尉,反正就隔著一條街,讓未央衛尉韓敢當兼顧長樂宮防務即可。以老韓的力氣,一群壯婢應該是撲不倒的,反過來還差不多。
另一面,則增加一個“建章衛尉”,因為劉詢已將政治中心搬到了建章宮,未央宮裡機構太繁雜,尚書檯和九卿常年進出,又要禁後宮之防,太過麻煩。索性將後宮嬪妃皇子全搬到寬敞嶄新的建章宮,將老房子留給糟老頭子們辦公吧。
這便是南軍的變動。
“北軍那邊,則要削掉三個營!”
站錯隊跟著任宣反叛的射聲營直接取消,長水與胡騎營合併為胡騎營,因為胡騎營跟著田廣明站隊更早,越騎營雖然擒了霍雲,但這個營早就名不副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