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8章 女翕侯,漢闕,七月新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若那樣就演變成嚴重的外交事故了,任弘在西域管轄五十個語言習俗各不相同的邦國,得學會不管對方見面禮俗多奇怪,都要面含微笑,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

為二人做翻譯的粟特商賈史伯刀解釋說,這是疏勒人接待遠方貴客的禮節,男人見了男人就得這麼來。

“疏勒之俗,若是平輩相親的女子相見,則要互吻其唇。男女相見,女子要吻男子手心,男子則以手輕按女子頭部。”

任弘心中不由失笑:“若是桓寬等講究男女授受不親的儒生來此,恐怕要被疏勒人嚇到。”

他倒是想起來,在歷史上,東漢定遠侯班超的夫人就是疏勒國公主,或許班超第一次與疏勒公主見面時,二人便做過這奇怪的禮儀?而他們生下的孩子班勇,則繼承了父輩之志,繼續守護西域。

想到這點,任弘對疏勒不由多了些許好感,在兩漢歷史上,疏勒國一直是鐵桿的親漢派。

而眼下疏勒王之所以對任弘如此熱情,卻是因為宗教的緣故。

據史伯刀說,疏勒是除焉耆外,西域五十國裡,唯一信奉火祆教的。

疏勒王的頭銜在疏勒語中,更是“胡天之子”的意思,疏勒貴族俗事祠襖神,甚至開始用粟特文字來記述貿易。疏勒城中不僅市列井然,有專門為粟特人留的商業區,是商隊前往西域的中轉站,史伯刀每次東行,都要先抵達疏勒。

經過上次戰爭,匈奴徹底退出西域,粟特人認定大漢便是光明的化身,是要為他們驅逐絲路上的黑暗,讓貿易更加好做,對新任的大都護當然要可勁的舔。

於是同樣信奉火祆教的疏勒王信以為真,拜見任弘時,一張口便是大長串尊號頭銜,可比瑤光區區四個長多了。

什麼絲路的保衛者、粟特商隊之友、牛精古爾蘇萬之手、血親聖婚的守護人……

等等,最後這個還是去掉吧,當不起。任弘對粟特人和火祆教利用歸利用,卻絲毫沒打算讓他們在漢人中傳播。

“看來史薩寶在火祆教中替我宣揚得不錯啊,說罷,此番來疏勒等我,所為何事?”任弘知道,史伯刀是無事不登三寶殿。

果然,史伯刀此來,是希望都護府能在粟特商隊通行的市稅上,再鬆鬆口。

他厚著臉皮道:“大漢不是有句古話麼?市廛而不稅,關譏而不徵。”

也不知他哪學來的,是人話麼?不徵稅如何知道大漢每年多少絲綢出口?不徵稅都護府拿頭在樓蘭設縣,修築道路沿途的烽燧,在北庭養上萬騎兵?

此事根本沒得商量,但任弘還是對史伯刀鬆了口,答應只對史氏一家商賈減稅,但也有前提。

“史薩寶,還記得你我五年前在孔雀河邊的舊約麼?”

史伯刀當然記得,那是他這一生做得最大最成功的一筆買賣。任弘根據火祆教二元對立的信仰,提出了“匈奴乃是絲路破壞者,黑暗奴僕,而大漢站在光明一方”的理論,要求粟特人站在大漢一方,替漢軍刺探西域各邦及匈奴情報。

有了遍佈西域的粟特人做間諜,漢軍才能在之後幾年如此順利。

史伯刀小心翼翼地說道:“可如今,光明不是已戰勝黑暗,大漢將匈奴驅逐出西域南北兩道了麼?”

任弘卻意味深長地說道:“目光不能只停留在西域,也得看向蔥嶺以西啊,黑暗的僕從,又何止是匈奴一家?”

“都護的意思是……“史伯刀一驚,敏感地感到,西域又有人要倒黴了,會是誰?是烏就屠的“北烏孫”麼?

任弘意味深長地說道:“史薩寶,蔥嶺以西,仗著葡萄酒和良馬多,最喜歡在絲路上與粟特城邦爭奪利潤的是哪一國?”

史伯刀垂下頭,手心直冒汗:“莫非是……大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魔劍伏仙錄

卡利姆的灰心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