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1章 抬棺,漢闕,七月新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文武百官亦紛紛在列,幾乎整個長安朝堂都來了。

大將軍的親兒子霍禹在轀輬車上,而騎行在前方引導的,則是霍山、霍雲這對雙胞胎,其中中郎將霍雲有些緊張,不時回頭去看。

由不得他不緊張,舅舅李竟那天的話嚇到霍雲了。

“任弘看似奉天子之命治冢,但以我所料,治冢是假,實是為了將那三千名三河卒控制在手,大將軍出殯當日,若彼以三千人埋伏而待,忽然暴起襲擊……“

霍雲第一時間將此事告知了霍禹、霍山,但兩人都覺得很荒謬。

霍山倒是很寬心:“三河卒不過是一群掘土民夫,又豈是北軍的對手?吾弟多慮了,大將軍有遺言,不必理會任弘,有他在,霍氏會更穩固。”

“不然,父親或是臨終前糊塗了,霍氏與任弘,豈能共存兩安?”

但或是因為母親時常叨叨,出於對任弘的惡感,霍禹稍微謹慎點,雖也不敢發動政變,但以為不可不防。

於是才有了今日任宣的謹慎,而霍雲也留了另一手。

在隊伍後面跟著哭喪的上百人中,亦非普通霍氏家僕,而是當年田延年為大將軍豢養的死士。

田延年雖然自殺,但這批人卻被霍光接收,倒也沒有統統殺戮,而是解散了大半,留下一部分收為霍氏家兵,如今交到了霍雲手裡。

這群人運送霍家自治陪葬器物,作為大司馬大將軍,隨葬明器裡有甲兵是尋常不過的事,但除了明器外,那些箱子裡也有不少霍雲安排人加塞進去的真傢伙……

霍雲打算著:“若任弘真欲對我家不利,便可以死士挾持天子與百官,而北軍奉太皇太后詔令進剿,誅作亂者!”

未央宮屯衛和長樂宮屯衛,分別由範明友和鄧廣漢控制,保護者皇帝皇后與太皇太后的“安全”。

若是鐵了心奪權,這確實是他們家最好的機會。但霍雲還是慫慫的,不是因為害怕三河卒人數多,而是因為……

“任弘戰功赫赫,百戰百勝,連匈奴大單于都為他所挫,吾等恐怕討不到好罷,更何況,朝中諸位將軍也不會樂見此事,就算贏了,任弘舊部聯合諸侯作亂當如何是好,事情應該還沒到這個地步。”

正思索間,霍光墓到了。

霍光的墓葬位置位於茂陵與平陵之間,恰如他的歷史地位,乃是承前啟後之人,右扶風任弘帶著三千三河卒趕了七天工,基本完成了陵寢的建造,制好了牆垣,又修建有三出闕,車隊便依次魚貫而入。

已經吃了七天飽飯,還得了在他們看來“鉅額”賞錢的三河卒已經唯西安侯馬首是瞻,今日也手持鏟、筐等物遠遠待在墓園之外,等下葬完畢後,他們還得為大將軍起封土。

而任弘則騎在馬上,盯著這一幕,三河卒之中,亦有一群頭上頂著斗笠的部隊,多是西安侯府的親衛,以及遊熊貓找來的武功縣人,多達百餘人,都帶著真傢伙,衣裳裡著一層鐵甲。

裡面還有一個被任弘星夜召來的年輕青年,手裡的傢伙看似巨鏟,蒙著一層麻套,實則是一柄方天畫戟,卻是被封列侯後閒置在家的甘延壽。

不過兩邊想的皆是以防不測,來一把後發制人,畢竟都不願意毀了這場葬禮。霍禹、霍山相信皇帝的示好恩榮,而天子與任弘則希望溫水煮青蛙,慢慢撤盤子。劉詢身邊已沒了激進派戴長樂的身影,也不知是不是踢出宮了。

任弘站在墓園中,只看著北軍護著轀輬車一點點靠近,除了有郎衛撐著車蓋的太皇太后和天子外,大家都被雨水淋得有些狼狽,身上溼一塊幹一塊,面容都陰沉可怕。

“氣氛有些不太對啊。”任弘喃喃自語,儘量面色如常,讓手離腰間的佩劍遠點。

雖然有些扯,但在行伍邊塞拼殺這麼多年後,他確實能感覺到“殺氣”這種東西,小雨未停,看似肅穆哀傷的場面,實則是劍拔弩張,此刻若有人在雙方中間一聲大呼說不定就會幹起來!

“抬棺,扶靈,恭送大司馬大將軍!”

這時候,隨著禮官一聲高呼,北軍步兵營兩百餘名兵卒圍在

轀輬車周圍,將大將軍棺槨一點點挪了下來。

慈棺落地為不捨,兇棺落地為不甘,棺槨在進入墓室安放前,是決不能落的。但棺槨分為幾層,十分沉重,人總有累的時候,故要準備龐大的支架,以百人抬之。

大將軍的棺槨暴露在雨中,但沒關係,這是天子特賜的“黃腸剛柏題湊”,世上最精緻的棺材,以黑漆為地,彩繪了複雜多變的雲氣紋,以及穿插其間、形態生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