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部分,林彪的這一生,曾氏六合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會議雖然沒有指名道姓地批判他,他實際上也處於被批判的地位。所以在會上,基本上是一言不發的。
聶榮臻也說,“林彪沒發什麼言”。
遵義會議整整召開了三天。散會後,林彪並沒有按照會議的要求向全軍團傳達會議精神。十幾天後,紅一軍團才從其他部隊獲悉遵義會議的主要內容。遵義會議精神過了十幾天後才傳到紅一軍團的原因,時任一師師長的李聚奎這樣認為:
一方面,因為一軍團在黨中央召開遵義會議之前,已進到離遵義五十公里以外的桐梓、松坎地區,且遵義會議一結束,我師就作為先頭部隊奉命向赤水方向前進,軍情緊急,來不及向我們傳達;另一方面,參加遵義會議的軍團政委聶榮臻同志因腳打泡,化膿未好,坐擔架隨中央縱隊行軍,沒有回到前方部隊;再一方面,不能不說同林彪對遵義會議的態度曖昧有關。
雖說林彪在參加遵義會議之後就回到了部隊,但卻沒有及時給我們傳達。
在遵義會議上遭到無情批判、成為眾矢之的的紅軍“太上皇”李德想起了一向對他很尊敬、很友好的林彪。在遵義會議上被解除了指揮權之後,李德提出到紅一軍團去隨軍行動。這個要求得到批准。李德拉著馱滿了特殊食品的一匹馬,興致勃勃地來到紅一軍團,沒想到受到了林彪冷冰冰的接待。寒暄之後,林彪指定軍團管理科科長照顧好李德的生活,說完便不再理他,一摔手離開了李德。這使李德十分惱火。二進遵義時,翻譯伍修權去看他,他一肚子氣沒處發,見伍修權拿了小桌上的一個核桃,勃然大怒:
“你為什麼吃我的核桃?你和我只有工作關係,沒有吃核桃的關係。”
遵義會議紅軍雖然解決了領導權問題,但軍事形勢仍不樂觀。國民黨在短時間內調集了近四十萬兵力,組成了“鐵壁合圍”式的幾層包圍圈,封鎖了烏江、金沙江,企圖再次將紅軍聚殲於此。
紅軍能否跳出包圍圈,取決於極端靈活的戰略戰術,要用反覆穿插的曲線行軍調動敵人部署,誘使蔣介石讓出或減少江防兵力。為此,毛澤東重執帥印後,於1935年春指揮了他稱之為“一生得意之筆”的四渡赤水戰役。
第25節:林彪膽大包天
六長征風雲
激戰婁山關,三軍團奪魁;再取遵守城,一軍團告捷。林聶欲建新功,唯有毛澤東一人反對。“有時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聶榮臻是最早稱林彪為“魏延”的人。為了反對部隊走弓背,林彪膽大包天,竟然上書中央,要求毛澤東隨軍主持大計,由彭德懷負責前敵指揮。
會理會議追究換帥風波。“你是個娃娃,懂得什麼?林彪的信是彭德懷同志鼓動起來的!”毛澤東把林彪的錯誤記到了彭德懷的身上。彭德懷採取不抗辯、不申明的態度,背了二十多年的黑鍋。
飛奪瀘定橋決定紅軍的命運。奪橋的勇士得到的最高獎勵是一套列寧服、一個筆記本、一支鋼筆,不是林彪摳門,而是他只能拿出這麼多東西。
林彪在毛澤東面前是一個娃娃。毛澤東重新回到領導位置時,對林彪在長征途中的過失都寬容地原諒了。
南國春早。二月的貴州,一望無際的群山披青掛綠。爆芽的柳枝,蔥蘢的小草,團團簇簇的野花,令人心曠神怡。遵義會議後,紅軍官兵的面貌煥然一新。儘管長途行軍身體十分疲憊,但他們失而復得、期待已久的游擊戰略又回到他們身邊。2月16日,軍委釋出《告紅軍戰士書》,闡述了今後紅軍行軍作戰新的指導思想。《告紅軍戰士書》中寫道:
為了有把握的求得勝利,我們必須尋找有利的時機與地點。在不利的條件下,我們應該拒絕那種冒險的、沒有把握的戰鬥。我們必須走大路,也必須準備走小路,我們必須準備走直路,也必須準備走彎路。
熟悉的思想,熟悉的戰術,熟悉的語言。《告紅軍戰士書》準確無誤告訴廣大基層指戰員一個資訊:毛澤東又開始重掌軍權,中央換了舵把子。
毛澤東披掛上陣決心打幾個勝仗以振奮軍心,但是土城之仗,紅軍遭敵夾擊,傷亡慘重。這時輿論對新的中央領導核心十分不利。戰士中有罵孃的,有些營團幹部也跟著罵。有些瞭解一點情況的人也說,中央不是在遵義城開了會嗎?還是打敗仗。這些論調,自然而然地透過各種渠道輸送到紅軍最高統帥部。“軍事三人團”中,周恩來、王稼祥憂心忡忡,毛澤東不以為然,“土城之役,問題出在情報不準。起初以為只有川軍兩旅四團,接敵才知數倍於前。這是個意外。大家有意見很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