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影
牛角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合影,與亡者的秘密擦肩而過,牛角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亡者的秘密擦肩而過》最快更新 [aishu55.cc]
下河村雖然名字裡有一個河字,實際位置卻在半山腰上。
村子不大,幾百戶人家,從遠處看過去,村舍有新有舊,既有破敗的老式土房,也有外牆貼著嶄新瓷磚的小二樓。路倒是修得不錯,平整、寬闊,路邊還修了綠化帶,種了好些花花草草。
肖老師請來的嚮導是個身材微胖的老頭,姓劉,在鴨河鎮做小買賣,據說家裡有親戚在下河村,對這一帶比較熟悉,一路上都在給他們介紹下河村的情況。
“下河村以前是有名的貧困村,地少,山也貧瘠,沒什麼經濟作物,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村裡留下的都是幹不動農活的老弱病殘。尤其前些年,都快成了荒村了。”
“後來換了鄉長,帶了好些搞學問的人漫山遍野的跑,找致富的路子……好官吶,到底讓他們給找著了,說這後山有瓷土礦,品質比那個黑龍江的什麼礦還要好,然後就向上面申請扶貧資金,把陶瓷廠建起來了。”
彌薇知道他說的是位於黑龍江依安縣境內的高嶺土礦。出發之前她也在肖老師那裡看到了下河村陶瓷廠生產的餐具,說實話,下河村的瓷土礦品質與高嶺土還是有差距的,產量更是不能相提並論。
但奇妙的是,下河村瓷土含有一種稀少的礦物質,燒成的瓷器表面會產生一種雲霧狀的花紋。
不管什麼產品,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特色。
下河村的陶瓷廠就這麼慢慢的有了名氣。
“這兩年好多在外面打工的年輕人都回來了,”劉老頭也流露出了高興的表情,“我那兩個外甥也回來了,都娶了媳婦,日子也過得了。你們看這些小洋樓,家裡有壯勞力的這兩年都慢慢富起來了,路也是新修的,比以前可是強多了。”
短時間內發展起來的地方,看上去再光鮮也還是會留有舊時的瘡疤。
下河村也是如此。
一路走來,或許前一秒還只看到嶄新的小樓,拐個彎撞進眼簾的就是破敗土牆圍起來的小院落。通往村外的公路平整又寬敞,但拐進村子裡之後,他們卻看到了更多泥濘崎嶇的小路。
坐在門外閒聊的老人家也不是個個氣色都好,唯有小孩子們無憂無慮的喧鬧聲給村莊帶來了幾分鮮活的氣息。
肖老師出發前聯絡過陶瓷廠的負責人,因此當他們的大客穿過村莊停在陶瓷廠的門口時,負責接待的人已經等在那裡了。
“肖老師,你好,我是陳源,是廠裡的技術負責人。”中年男人很客氣的上前幾步跟肖老師握手,“住處已經安排好了,那地方老劉也知道。您看?”
肖老師不樂意在這些瑣事上浪費時間,大手一揮,“彌薇帶車過去看看,先把行李卸下來。我帶學生進廠。”
彌薇無奈的翻了個白眼。但她跟著過來就是當勤雜工的,於是只能頂著一眾學生同情的視線跟著劉老頭去安排住宿。
“這邊,這邊,左拐。”劉老頭坐到司機旁邊指路,“再往前。”
這條路大概經常走車的緣故,路面比剛進村時看到的小巷子都要平整,拐彎的地方還特意立了標識牌,上面用藍色油漆寫著:左轉向前200米。
彌薇好奇的問劉老頭,“是村裡的旅館嗎?”
“不是村裡的旅館,是老魏家自己的買賣。”劉老頭解釋說:“老魏家去年蓋了新房,他兩個兒子都在鎮上開店,平時也很少回來住,家裡就剩老兩口,房子就那麼空著。後來陶瓷廠這邊來了參觀團,沒地方住,住鎮上來回又不太方便,廠長就跟他們家商議,讓人住過去了。就這麼的,他家就慢慢做起旅館生意來了。”
在下河村魏是大姓,全村一半兒以上的人都姓魏。但彌薇有種預感,這個開旅館的魏家十有八九是跟魏昭儀有些關係的。
從她聽辛慈說起魏昭儀的發家史,到葉連江告訴他鴨河鎮這個地址,再到她有機會出現在這個地方,所有的事情都被那個躲在幕後的人串成了一串,終點就是她終於從故紙堆裡翻找出了魏昭儀或許有些慘淡的過往。
或許這也不是終點。有人要對付魏昭儀,在這整件事情當中,她既不是起點,更不是終點。實在要給她做一個定位的話,姑且說是一個小小的轉折吧。
因為她自己都無法相信她會如這人所願的那樣去對付魏昭儀。
彌薇覺得她的態度已經表現的十分明顯了,所以她怎麼都想不明白為什麼這人還要在她身上浪費時間?
這條路的盡頭就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