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6章 勤王綱領,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戰獲勝之後,他們那兩萬人都不能全部留在漢中消耗這兒的糧食,而是應該只留下足夠確保防守陽平關、收復散關的必要精兵後,其餘依然退回劍閣道以南,或者退回巴郡就食。和平年代少吃漢中一口糧,就是為北伐多儲蓄一口糧!
雖然我們整頓嘉陵江航運已有數年,當初我們整治之前,成都四石糧運到南鄭才剩一石,現在可以提高到運出三石運到一石,巴郡更是運出兩石半運抵一石,可這些消耗依然是很巨大了。我們要確保漢中除了必要防守精兵外,其他儘量都是勤懇的農夫。
即使如此,我們還是要頂著高額損耗,把成都和巴郡的餘糧水運一些到漢中來,才能徹底補足缺口。”
劉備聽了那麼有理有據的分析,才不得不歎服,李素的規劃原本是非常周密精確的。
也是到了這一刻,他才意識到五丈原之戰的決策主要是錯在他自己——李素估計也是覺得那些叛將不敢弒君,所以沒必要那麼緊張在無準備情況下勤王。那些叛軍最多就是殺個王司徒罷了。唯結果論的話,一個司徒被殺確實不值得劉備那麼冒險救。
陽平關之戰,累計殲敵四萬,軍事上是大勝,己方付出的全部傷亡,包括農兵,包括之前大散關的傷亡,總共五六千人。即使把之前五丈原慘敗的損失加上去,也就近萬。可最大的損失在後勤環節。
劉備這是空間換時間、糧食換人命。為了讓己方士兵、百姓少損失一兩萬人,所以不在大散關死扛到底,但糧食上付出了巨大代價。
幸好,西涼軍雖然在三百多里的陳倉道上往復走了幾趟,倒是沒什麼東西可破壞,最多稍微燒百姓一些空房子,而這幾個縣最大的基建設施——梯田,西涼軍是不可能破壞的。
所以房子修一修,來年回來種個地,還有前途很快恢復。
不過,算明白賬歸算明白賬,劉備心裡的不甘心並沒有徹底消弭,他還是期待地追問了一句:“真要準備一年半之久才能消滅傕汜的話,兵馬豈不是都閒置下來了?伯雅,你素來多有備案,這次怎麼不給個上中下策讓咱選選?願聞其次。”
李素一陣無語:“入蜀以來,益州雖沒有長期全面戰爭,但每年總有幾郡處於戰亂,中平元年戰漢中、巴郡,初平元年下蜀郡,初平二年與今年下南中。徹底讓益州全境與民休息一年不好麼?備用方案唯有勞民傷財過於此者,不知其次。
非要在這一年半里動兵的話,得看袁術、劉表是否願意配合我軍討伐逆賊,如若找到他們與賊勾結或者不願討賊的罪過。弔民伐罪奪南郡、襄陽、南陽,倒是可以由南陽攻武關、將來實現從益州與荊州兩路夾攻關中——
入武關奪長安,乃高祖皇帝當年依懷王之約初定長安之法。由陳倉奪長安,乃高祖被封漢王后二攻關中之法。
但若是袁術、劉表不給我們弔民伐罪的藉口,還不想大軍閒著,那隻能在南中略興偏師、徹底征服牂牁郡,並讓子龍平定荊南零陵、甚至傳檄交州。舍此之外,實無師出有名之徵。主公若是不甘心,可詢之子敬、孝直,非我可知也。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我畢竟年輕,未必洞見天下。”
李素也覺得到了這個份上,應該主動表示一下謙退的姿態,讓劉備兼聽則明也好。
畢竟已經不是區區徵西將軍的幕府了,未來可能要漢中王弔民伐罪拯救天子,該擺出一副小朝廷的樣子。這樣李素既好避嫌,又好輕鬆,何況魯肅也未必會跟他意見相左。
劉備連忙說將來會考慮的,但現在別多疑。然後,劉備又接上一句:“那若是完全息兵養民,這一年半里,這些士卒難道就拉去軍屯麼?可惜蜀郡等地早已田畝拓殖殆盡,除了山林之外幾無荒地,數百年號稱天府,無處可墾啊。若是如曹操、孫堅等,我早就讓士卒專心屯田了。全部派去修治梯田,又不能快速回本。”
成都平原的天府之國開發率確實太高,而且成都平原包括巴郡一共四百萬的人口,至今還沒有受到過大的損失,也沒多少田空出來缺人耕種。
相比之下,曹操在兗州,因為青州黃巾軍的反覆洗,倒是有很多荒可以開。
十萬壯丁吃著軍餉不幹活確實是個事兒。
李素想了想,分析道:“若以士卒服徭役,無荒可墾,也可略加興修水利。去年今年兩年,我在蜀郡數縣依託水力大興工商,應該頗有建樹了,此番回到蜀郡,正要找公達、子瑜驗收。
而岷江航運至今整頓不暢,在犍為郡南安縣(樂山)岷江與沫水交匯處,依然要卸貨陸運換船。若能在南安比照都江堰之法,修堰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