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章 表面兄弟,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九月初,雒陽城。
幽州的秋收暗戰已經結束半個多月了。
蔡邕和李素聯署著述的《駁災異論》,也已經上市二十天。
當然了,是在幽州和冀州上市二十天。
考慮到商人的物流速度,雒陽附近的司隸地區,這套分為上中下三卷、一共一萬多字的論著,才剛剛上市七八天。
另外,考慮到這套書在外交欺騙胡人、清洗張舉逆檄餘毒的大業,幽州版與全國版的署名略有差異——幽州版只署蔡邕,以提高在胡人中的公信力。全國版則是蔡邕第一作者,李素附於其後。
而且這套書在全國其他地區要賣每套三卷總價八百錢,在幽州卻只賣每套兩百錢,只有全國版的四分之一,只相當於新式白紙售價的兩倍,內容幾乎白送了。
這也是為了讓幽州地區更多貧窮讀書人能幫忙擴散理論、打造輿論基礎。
好在李素把印刷生意完全託付給了甄家,這次也完全沒打算靠這種書掙錢,利潤都以甄家為主,所以甄家人非常賣力幫他控制供貨渠道,防止串貨。
既防止幽州的便宜貨流入其他市場、拉低了整體利潤。又防止全國版那種帶李素署名的書卷流入幽州。
相信以漢末的資訊傳播速度,等李素的勸降任務最終完成時,幽州的讀書人都不一定知道這套書上本該有李素的署名。等明年他們就算知道了,一切也晚了。
……
雒陽素來是天下書籍銷量最好最快的首善之區,哪怕在本地上市僅僅七八天,《駁災異論》依然賣出去了上萬套!
甄家坐鎮雒陽的商號大管事張亮,時隔半年後再次體會了一把年度書籍熱銷爆款——上一次遇到這種盛況,還是雕版印刷書剛剛出現時、幫李素印《孝義錄》和《論語》、《爾雅》呢。
而這一次,太學生們似乎又受到了那股無形之手的操縱,絕大多數人都不吝錢財買了一套。
而在京的官員和其他士子,也被太學生們的這股潮流引導帶偏,哪怕聽說此書差評較多,依然堅持買來看看。
好多人都是一邊罵一邊買,狂噴李素和蔡邕竟敢質疑先賢大儒、黑董仲舒。
這背後,張亮隱隱然感覺到:又是太常卿劉焉,在暗中不遺餘力推手,發揮他“教育主管部門”一把手的帶貨能力,促成了這一盛況。
但張亮並不知道劉焉是如何動手的,為什麼要動手。
每天傍晚關店算賬的時候,張亮都會被又一次重新整理的銷售數字與收益感慨到:
“才八天,這套書已經累計到一千萬錢銷售額了。董仲舒寫的《春秋繁露》,六月份刻印至今,累計都沒賣出這麼多吧。”
當然了,拿蔡邕/李素跟董仲舒比,也是有點欺負董仲舒了。因為雒陽城本地的讀書人,對《論語》、《春秋》、《春秋繁露》這種基礎書籍,大部分人家早就有了手抄本的,出了印刷版也沒必要再買。
但不管怎麼說,如今活著的人裡寫的書,至少還沒比董仲舒《春秋繁露》銷量高的,李素是第一個。
……
張亮作為書商,在為“劉焉那種大人物,為什麼要如此仗義竭盡全力幫李素”而大惑不解的同時。
太常卿府上,劉焉本人也在緊鑼密鼓地為“伯安兄”交代的事情奔忙操持。
劉焉如今好歹算是漢室宗親中的第二號實權人物,他怎麼可能是為了李素的面子才出力呢?能夠使喚動他的,當然也只有劉虞了。
前幾天,劉虞給他的加急密信就送到了,信中還說,此信抵京後最多七八天,劉虞給皇帝的報捷奏章也會到。
這段時間差裡,劉虞需要劉焉全力在京城幫他造勢佈局,以便奏章到皇帝手上的時候,皇帝能夠有個心理準備、知道該如何解讀那份奏章,從而答允奏章中的一些請求。
當然,劉虞也沒讓劉焉白幫忙,他讓密使還隨信帶給劉焉一份重禮——價值幾千萬錢級別的重禮!作為劉焉幫忙活動的經費。
這筆財物過於龐大,所以並不是從幽州千里迢迢運來的,而是從劉虞本人在雒陽的別府憑信物支取的——劉虞當過多年大宗正,在雒陽的府邸始終保留著,也有家人打理,藏了大筆錢財以便隨時結交權貴運作打點,就跟駐京辦似的。
“伯安這是吃準了我當初‘廢史立牧’的用意了呀,唉,為了早日外放,只好幫他斡旋到底了。”
劉焉聽取完屬吏的彙報,知道這幾天為《駁災異論》預熱造勢的工作已經完成得差不多了,心中如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