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章 劉焉的賞識,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鍾繇不是穿越者,他當然不知道康德和費希特的典故。
但這並不妨礙鍾繇理解李素的意思。
誰讓先秦諸子百家,在“託古夾帶私貨”方面,早就留下了無數先例呢。
連孔夫子都說他是“述而不作”,那些真理都不是他孔子自己發明的,是三代先王聖賢的,他只負責發現。
在考試作文裡編造魯迅語錄這種勾當,也絕不僅僅是後世中學生在幹,人家蘇東坡也幹。
只不過蘇東坡編造的不是魯迅,而是堯舜,還看得主考官歐陽修一愣一愣的:堯舜還說過這些?這考生讀書路子野啊,連我都沒讀過。
事後問起,蘇軾直接一句懟回來:我也沒讀過,想當然耳!
以堯舜的人設,他們就該是那樣的!
反正堯舜的很多事蹟都是孔子幫他們編的。
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孔子編得我編不得?
所以,被李素的思路啟發之後,鍾繇這老小子也開始動自己的歪腦筋。
既然原作者李素都允許加塞故事、增加署名作者、傍名士。
那他鐘繇也能弄一些當年在太學讀書的時候,從各位恩師那裡聽來的孝義典故,輯錄進去,到時候就署那些恩師大儒的名字蹭流量……
聽那李素的意思,似乎是有本事把這書快速大量抄錄傳播,這就很有盼頭了(鍾繇還不理解“印刷”這個概念,所以李素只能和他說這書出來後有本事大量傳播)
“既如此,以後但凡有需要謄抄的,儘管來找我便是,多承厚意!”
雙方談得不錯,鍾繇的老婆也把李素帶來的鹿脯煮了、美酒大夥兒分喝了,賓主盡歡,然後告辭。
……
此後幾天,李素每天寫書,讓鍾繇幫忙謄抄。
鍾繇一邊抄,一邊也自己想一些近年來發生的、民間小範圍流傳的孝義典型事蹟,增補到書的內容裡去,也讓故事變得更加充實起來。
鍾繇編的這些故事,李素也會把關檢查一下,最初還退了回去,讓他寫得再細節一些、有血有肉。
鍾繇開始很不習慣,但李素表示不要擔心傳播難度,而且可以加錢,鍾繇也就認栽了。
他想不認栽也不行,他老婆會扯他耳朵的。
而且一旦不惜筆墨累贅放開了寫,鍾繇也很快發現了這種敘事的好處。
秦漢的文體是非常凝練的,就因為竹簡刻字太煩了,大家都想惜字如金,習慣瞭如此。從古文到六朝駢文,再到唐宋散文,本來就是一個因為寫字印字越來越容易、導致文體也越來越豐滿的過程。
這是一個科技進步導致文章慢慢變水、也越來越豐富生動的過程。
君不見後世輸入法科技越來越先進,到後來都可以語音輸入了,一幫禽獸寫手在水字數時也就越來越喪心病狂。
李素不需要介入具體的創作,他只要敏銳地意識到科技對文體的影響趨勢,在最初的大方向上推一把,後續就可以靠歷史車輪自身的慣性越轉越快。
據說,後來《季漢書》上,就把李素當初那些微弱的指點,定性為“季漢數百年駢文之風開宗鼻祖”。
這都是後話了。
準備得差不多後,李素把之前曹操給他的介紹信,親自遞送到了太常卿劉焉府上。
還附上了一份鍾繇手抄的《孝義錄》最後一卷(也就是包含劉備事蹟的那一卷)
他把姿態放得非常低,甚至給劉焉府上負責通傳訪客的管事,都塞了錢財好處。請他們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李素美言幾句。
他在太常府門口候了大約一刻鐘,通傳的管事出來回報,說劉焉答應三天後接見他。而且還說,會在接見之前,就把他遞進去的那一卷書讀一遍。
回去後,李素就繼續他的造紙、雕版、寫書大業,等三天期滿再登門拜訪。
……
當天傍晚,劉焉結束了與幾位交好同僚的置酒高會、商議朝政後,輕車回府。
坐在家中暖閣,自有美貌婢女服侍他洗腳。
劉焉斜躺在軟榻上,身後一婢揉腰,一婢敲背捏肩,他緩了一會兒,眯著眼吩咐:“把今日收的拜帖和文刺呈上來。”
婢女立刻呈上,他就隨手一份份翻閱起來。
白天讓管家排預約的時候,劉焉本人其實壓根兒就沒空細看。所以等夜深人靜了,再挑重點讀一遍。
管家收了李素的錢,這時候就把曹操那封介紹信和李素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