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0章 “專家解讀”,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素雖熱心中對於九品官人法還是比較看不起的,但他畢竟是一個兩世鑽研歷史和政治架構的人,不會被情緒左右影響自己的判斷。

劉備既然有興趣,李素也會誠懇地為他分析九品官人法的具體優劣細節。

在後世的普通看官眼中,九品官人法這玩意兒簡直臭得不能再臭了,這主要得怪電視媒體為了快速說明問題、科普古代政治的時候搞簡化處理。

央視上易中天一句“簡單來說九品官人法就是壟斷了世家大族世世代代做官的權力”,就讓一眾地攤直接按照這個刻板印象簡化處理撈錢騙點選,似乎這玩意兒就完全沒有歷史進步的地方。

進步肯定是有的,否則陳群又不是智障,怎麼會拿個完全開倒車的玩意兒出來。

只不過要比進步,就得跟同時期或者稍早的制度比,不可能跟還沒出現的科舉去比,那就是歷史的耍流虻了。

李素不會幹這種事情,他就非常誠懇地分析給劉備聽:

“這九品官人法的優劣,自然要跟之前現存的用人制比,我們看三個參照項,分別是察舉制、賣官制和如今所謂的‘唯才是舉制’,也就是地方上因才舉薦、朝廷中樞或者地方諸侯自行拍板最終決策。

賣官制最差,不用多說了。

唯才是舉制的優劣,大王也是深有體會的,剛才您自己都說了——遇到明主之時,而且明主精力旺盛、用人決策事必躬親,唯才是舉令效果極佳。

但此令需要專權,一旦沒有明主,或者精力不濟,要委任他人,那就還是淪落回察舉的窠臼了,無非是察舉標準有所變化,從選德變成注重選才,算是察舉的科目改良……”

李素說到這兒,稍微停頓了一下,觀察劉備的反應,見劉備沒有異議,他才繼續往下說。

由此也可以看出,劉備對於“唯才是舉需要明君獨裁”的認識是很清晰的。

唯才是舉絕對沒有後人吹得那麼神,是不具有跨代長治久安性的。整個三國時期,也就曹劉諸葛亮這樣的強人掌權的時候,能夠用好,不是百代之法。

人治,始終需要期待明君賢相。

至於賣官,其實是吏治糜爛到極點後,皇帝覺得“你們察舉品評出來的結論其實也是你們自己收了好處,無人不貪,那還不如皇帝親自貪”,真到了那種糜爛末世,察舉也好九品中正也好科舉也好,都沒救了。

李素便繼續往下,跟劉備分析九品官人法對察舉制的進步點:

“陳群建議袁紹弄的這個九品官人法,其實也是需要有查訪賢才的專門官員,以自己的眼光去品評候補官員的人品才幹,從這點來說,跟察舉制沒有區別。

關鍵的區別,在於他建議在中樞設定中正官,形成一套專門的選官團隊,而不是直接讓地方太守、州牧兼職選推人才。所以九品官人法的好處,是切斷了地方上世家豪強對本地官員選官時的威脅,也切斷了一部分的利益輸送。

不過久而久之,恐怕會形成更高層級的利益輸送,假以時日,能夠從這種制度中舞弊的人可能會變少,但烈度更甚。畢竟不能威脅了,還能利誘、還能世代記賬交換利益。”

李素這番話,劉備很快就聽懂了,外行人或許不太容易懂,可以稍微解釋一下:

在漢朝的察舉制下,舞弊和糜爛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太守、州牧容易被地方上的豪強威逼,另一方面就是他們容易被賄買、利誘。

九品官人法主要是切斷了前面那種舞弊,但代價是放大了後面那種舞弊。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原本太守就能直接兼職掌管舉孝廉的工作,那太守就容易被本郡最強的家族勢力威脅。他要是連續多年不舉那些本郡最強的家族的人當孝廉,他可能就會面臨治安惡化、收稅收不上來……各種當地人的抵抗使絆子。

而中正官至少是州一級才向中央舉薦,專人專管選才,郡級沒資格插嘴。那麼,那些只在一個郡裡的豪強惡霸家族,就威脅不到中正官了。當然你還有機會繼續舞弊,那就只能是送錢許好處。

換句話說,九品官人法對於“杜絕威逼,放大利誘”是有幫助的。而且打擊了很多隻在一個郡裡繁衍橫行幾百年的小豪門,有一定幫助。

從此以後,郡級的“豪強”就越來越沒話語權,但“州級”的世家卻越來越強,養蠱的馬太效應被加速了。

等於是從幾百個原本依附在察舉制上吸血的小豪門裡,養蠱養出了十幾個乃至二三十個全國級別的大世家,官越來越集中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據說我爹是皇帝

時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