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番外第60章 無聲的擴張,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國志》上劉備稱帝時沒有封他的紀錄,可見肯定是沒活到劉備稱帝。壽命跟孫乾差不多)

最終梳理過後,朝廷以李素為丞相、

諸葛亮以司空錄尚書令事、魯肅為中書令、顧雍為大納言。

以法正為尚書左僕射,劉巴為尚書右僕射;

以董和為中書左僕射,國淵為中書右僕射;

以諸葛瑾為門下左侍中,張松為門下右侍中。

其餘各部尚書,也都是依次遞補,包括禮部尚書兼宗正的劉德然(劉備的堂弟),使部尚書徐庶、文部尚書管寧,

吏部尚書鄧芝,財部尚書糜竺,民部尚書黃權,

工部尚書張裔,兵部尚書龐統,刑部尚書楊洪,醫部尚書張機。

這套全面整頓後拿出來的新班底,比原先的老班底多多少少實現了年輕化,劉備估摸著夠他這輩子用的了,很多說不定還能留給後人,也便於百年之後的權力平穩過渡。

……

大漢提前結束亂世和戰爭、讓歷史上那些因為大規模屠殺和屍體處理不及時而爆發的瘟疫,被遏制在了萌芽階段。

讓不少原本因為瘟疫而早逝的名臣猛將,延續了發光發熱的時間。

不過,自然規律終究是不能避免的。既然漢末原本的大瘟疫,根源在於“原本南北交流較少,所以南方人才有抵抗力的疾病,北方人接觸不到,反之亦然”。

那麼,只要南北交流擴大,這個過程中肯定會伴隨著瘟疫的陣痛。

這一世,因為大漢越來越重視商貿物流建設,諸葛家族為代表的民營大宗貨物物流巨頭們,有數以千計的河海轉運船舶在大江大河南北各處週轉。

這個過程中當然也帶來了“大規模人口的數千裡往來遷徙”,也是絲毫不比歷史同期的戰爭排程少,甚至距離還更遠,還有去到扶桑、三韓、林邑、旅漢的。

當地的疾病也免不了會帶回中原,也肯定會導致一些人口下降。

無非這種人口下降不像幾十萬人廝殺的千里遠征那樣會集中爆發,而是慢慢分批緩釋。這樣就可以充分排程醫療資源,防止衛生系統被擠崩,才沒大規模出現失控瘟疫。

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只能用發展來解決。

所以總的來說,這段時間國家經濟雖然在始終高速發展恢復,但那幾年裡國家的人口增長卻不明顯。

早在202年劉備剛統一中原時,天下人口2800多萬。後來207年征服扶桑三韓、靠兼併新增地區的人口,才恢復到3100多萬。這部分增長出來的人口,三分之二是來自於新徵服,只有三分之一是漢人自己生育多出來的。

但是又十年過去了,中間還兼併了漠南草原和東胡草原上的外逃漢人和投降的鮮卑烏桓,到217年的時候,大漢人口依然還只有3200多萬。

十年裡才絕對增長了100萬人,就算考慮上對草原作戰時的軍民傷亡、生育減少,這個數字也是有點不正常的。

也就是說增長几乎都來源於新徵服,自身生育增長几乎沒有。

唯一的解釋,就是因為“商貿提前發展,華夏大地提前進入了南北人口大流動環境”,導致的疾病流行人口死亡加速。

但這個代價,是任何國家從“安土重遷、封閉管理”的傳統模式,向近代遷徙社會轉移過程中,都必須付出的代價,所以也不能指責任何統治者。

另外,這個過程中,國家和民族也不是完全沒得到好處。比如雖然十年人口沒怎麼漲,可人民的身體免疫力卻是實打實提高了的。

十年前南方人的身體對北方病毒沒什麼抵抗力,一輩子也見不到幾個北方來的人,也沒機會被傳染。

北方人也是同理,之前一遇到華南地區的“瘴癘之氣”就直接熱帶病毒倒了,十年交流下來之後,北方人哪怕足不出戶,多多少少也對瘴氣有點免疫力了,絕對不會再出現演義裡“五月渡瀘”時的瘟疫慘狀。

當然,凡事都有一個過程,以諸葛亮改善後的交通基建水平,十年時間還不至於讓全體大漢子民都得到這方面的好處。目前只能做到“南北方各大主流樞紐都市周邊的百姓,身體的綜合免疫水平提升了一級”。

比如南方的成都、襄陽、武昌、金陵,北方除了東西兩京,還有鄴城、薊城,這八大都市的市民,基本上做到了南北流行病都多少有點抗元,都遇到過了。

而廣大農村地區的封閉自然經濟圈子裡,絕大多數人口依然沒有遇到千里之外疾病的機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