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5章 荀攸的迪化段位,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了想:“確實是計策,沒錯啊。你是說,李傕也當真了……”

荀攸:“當然!那天決戰之時,段煨可是在陣前喊出來的,他與董承並受密詔討賊!我們騙段煨七分、他自己卻信了十分!還這樣公然在戰場上喊出來。

說不定段煨都覺得長安的局勢已經被董承掌握了大半,說不定段煨以為右將軍料事如神、已經讓張將軍從郿縣直撲長安成功,所以才如此篤定!所以我們現在應該嘗試讓輕兵倍道兼行直撲長安,說不定能趕上長安內亂,至少也是趕上‘李傕突襲清洗董承和段煨部將’。

唉,說不定我們那天的計策,被這麼陰差陽錯傳了幾道,反而害了無辜的董承。也罷,董承本來就是阿附董卓阿附西涼軍的諂諛之臣,真死於李傕內訌清洗,也就罷了,反正長安我們是遲早拿得下來的。”

荀攸說到這兒,李素才意識到自己確實是因為之前的涇河高原決戰大勝,而麻痺大意了兩天,居然連這點都沒想到——

其實仔細想、往那個方向想,還是容易想到的。關鍵是他不走心,用計之後“管殺不管埋”,沒考慮到自己計謀對無辜第三方的後續影響。

有點兒類似於計謀排汙不環保,傷害了花花草草。

另一方面,這其實也是“思維定式、刻板印象”的鍋。因為李素潛意識裡董承就是一個“不管我有沒有出現,都會接受衣帶詔的存在”,所以他下意識裡已經把董承當成一個為魯莽勤王而死的死人了,從來也沒想為救董承而花費腦細胞。

而且,涇河原決戰那天,戰場上那麼混亂,段煨軍離李素的位置很遠,就算段煨軍齊聲鼓譟,李素也聽不清他們喊了什麼,也就沒想董承賣沒被賣。荀攸是戰後找段煨瞭解情況、審慎排查,才瞭解到的。

話說到這個份上,跟劉備稍微道句歉、自罰馬肉三塊還是必須的,李素斂容吃肉道:“千慮必有一失,這一點上,公達細心於我多矣。大王能兼聽則明,實乃朝廷之幸。”

劉備和藹一笑:“難得如此,何足道哉,明日就讓子龍倍道兼行,按計施為便是。”

……

吃完晚餐之後,李素回到城內被徵用的驛館歇息。荀攸也跟他一路,住李素隔壁一間院子。

劉備軍出征,凡是在城裡臨時駐紮,都是約定俗成把驛館留出來給隨軍的參謀文士居住,也是考慮到文士普遍愛乾淨。驛館雖然不如太守府或者縣衙條件好,卻勝在打掃勤快,不用使用其他人日用的器具。

既然同路,回到驛館之後,荀攸讓侍從沏了一壺茶,到李素院中小坐閒聊。

李素不明所以,但也沒有趕人:“公達不困麼?深夜還不歇息。”

荀攸反覆確認李素的眼神,狐疑坐在院中的石桌旁,斟茶說道:“右將軍何疑?今日攸向大王指出李傕速遁的緣由,也是看出右將軍不想提起這事兒。

今夜此來,是希望開誠佈公告訴右將軍,攸這次就是在主公面前擺出邀功請賞之態,而且從始至終都會如此,都會把此建言之功據為己有,絕對不會洩露右將軍您其實早就看穿一切。所以也請右將軍也與我徹底坦誠相見,不要骨鯁在喉。”

李素一臉面無表情,實則是他完全沒看出來荀攸的迪化彎彎繞:“我知道什麼?今天這種失策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我就是疏忽。”

荀攸喝了一口茶:“當然,事已至此,我們已經共同演到了這一步,將來無論誰改口,都不會讓主公動搖了,所以右將軍此番對外而言,就是純粹的疏忽。

其實攸內心也是贊成右將軍的坐視其成的,大王踐祚,大漢還是大漢,還能換上一個有為之君。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若是外姓聖賢英武之人有益於民,好歹也是不利於君與社稷。而大王可謂既利於民,也無損於社稷,兩全其美。

董承也好,段忠明留在弘農的那幾個部將也好,生死與國家大事相比,不值一提。”

換上去還是一個姓劉的,那就叫不損社稷,祖宗七廟享受祭祀的還是那一群。

李素聽荀攸說到這兒,才恍然大悟:原來他腦補迪化的是這事兒!

荀攸這是誤以為李素什麼都算到了、但故意不說,故意不勸劉備“趁著長安內亂速搶長安”,為的就是給李傕時間,讓他回到長安狂性大發清算段煨同黨、把董承等人全部屠殺了!說不定還能屠殺一批跟董承走得近的朝臣,然後朝廷陳腐之氣一掃而空!

荀攸這是誤以為李素要把李傕當成朝廷大掃除拉仇恨的工具人了!

也怪李素一貫以來示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