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3章 讓鄉下人見識朝廷威儀,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豐看到典韋太史慈的時候,也是一臉兇惡,眼神中頗有幾分拷問的意味,似乎在揣摩典韋的斤兩,會不會對自己構成威脅。

李素開門見山,老遠看到橋蕤騎馬而來,就迎上去,也給了面子:“橋將軍,你我都蒙陛下恩准,留在京兆,以後還要多多走動,商討惠民大計。”

橋蕤摸著茂密的鬍子:“右將軍客氣了,右將軍如此年少,便蒙陛下榮寵,實乃當世奇才,遲早必建不世之功。橋某不擅民政,右將軍但有見效,橋某隻能是東施效顰。”

客氣了兩句之後,橋蕤注意到李素已經讓女眷在旁邊亭子裡另擺一席,也回頭低語兩句,讓自己的小妾和女兒到一旁跟周櫻去玩。

毫不意外,橋蕤的正妻今年也三十好幾了,聽說李素這邊派了個妾請客,是個只有二八年華的少婦,而且雙方都不是同一陣營,她當然不願意拉下面子跟周櫻平等論交。

所以,橋蕤只能派小妾帶著女兒來參加茶會,一方面也是在氣勢上沾點便宜,暗示李素年輕資歷淺。

就像楊彪,也都是讓家裡年輕一輩的女眷跟李素的妾平輩論交。

李素看穿了橋蕤的心理戰術,卻也不在乎,雲淡風輕地無視了女眷那邊的顯擺攀比戲份,專心說正事兒:

“橋將軍,今年京兆嚴重缺糧,你我都是有目共睹,如今周邊都遭了災,我軍又因為連續數月激戰,漢中餘糧也不足以賑災。想請將軍組織袁公轄區內的商人,往長安賣糧。

我願意出四千錢一石的高價收購,然後在長安以五千錢一石出售,我覺得,只要能在七月份把糧食運到,肯定是有多少能賣多少。

貴地的商人如果肯自擔風險,覺得被我賺著一千錢一石的差價太虧了,也可自行在長安按五千錢一石批賣糧食,我今年特許不收商稅。不過,他們自己按五千錢賣,我就不保證賣得出去,不包銷量了。

機會難得,也就現在來響應的人少,我肯出四千托盤,要是將來搶的人多了,四千錢怕是貨還會多出來。”

聽了李素的方案時,橋蕤第一反應果然是跟被人一樣驚訝,隨後先質疑:“右將軍大手筆啊,你們有那麼多錢麼?搜刮長安府庫,也不能這麼搞吧。”

李素毫不意外地見招拆招解釋:“我可以在上庸與南陽郡之間的邊境,設定榷場邸閣,以鹽鐵瓷錦作為質押,賣米到長安的,回程在南陽邊境榷場邸閣憑蓋著京兆尹大印的鈔引批領上述物資,如均輸故法。

如果南陽的糧食都不夠,其實我們在上庸的漢水中下游數縣,也有一些屯糧,只是這些縣的物資走漢水逆流回漢中、再運到關中,太浪費了。不如順流而下到筑陽、襄陽。到時候,貴軍的商人,可以再買那些平價粗糧,補足南陽本地的糧食缺口。”

然後,自然是解釋鈔引法的技術細節,具體不再贅述。

橋蕤的經濟智商,顯然要更久才聽懂。

他當然不肯自己承擔風險,但既然李素大包大攬提供擔保,還提供一部分比例的長安府庫現錢,橋蕤覺得自己只是幫李素宣傳一下,應該是有利無害的。

反正商人運來糧食多了,他治下的五個縣軍民也能有口飯吃。

原則上同意了幫忙宣傳之後,李素也繼續勸了橋蕤一句:“橋將軍,我勸你也早早把杜陵縣、藍田縣等地的糧價漲一漲,官方出面統一漲價,這樣,商人的積極性會更高,你的地盤上也可以少餓死些人。”

橋蕤警覺否決:“你的辦法,盤剝百姓太甚,常年三百錢一石,你敢漲四五千,橋某仁民愛物,不忍如此。還是靜觀其變吧。”

橋蕤內心想的,則是:反正你這招要是真有效,到時候引來的糧食超過預期,我再降點價買,或者讓百姓自行去你治下的縣買,也來得及。

反正只要李素吃不完,多出來的他可以便宜吃。要是李素不夠吃,那就說明李素的辦法不夠好使,也不差那一點了。

跟風最穩。

對於這種沒有遠見的鹹魚,李素也是仁至義盡了,冷笑不再勸這個話題,而是轉移到了其他抗災經驗交流上。

比如,李素今天也特地讓人炸了一甕蝗蟲,都是無毒的伏蝗階段就抓來炸的,去了小腿翅膀頭,絕對乾淨。為的就是請橋蕤一家和部將嚐嚐,請他們也配合持續滅蝗。

哪怕杜陵縣和藍田縣其實沒多少蝗蟲,但架不住滅蝗是一盤棋的大局,幾個縣略有漏網之魚,到了秋末又是一大季,划不來。

除了炸蝗蟲,李素還專門讓廚子烹飪了鮮筍老鴨煲,用的鴨子也是養來滅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