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2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素跟劉巴關門討論,把租庸調法公示之前的細節磋商完畢,下一階段自然就是聽取蜀中群臣和民間士紳的意見了。
稅制改革自古都是大事,不可能君主或者諸侯一言堂的。
如果是全國性的改制,搞個一年半載公示期緩衝一下,都是很正常的。比如後世唐德宗時候,宰相楊炎搞兩稅法,就公示了半年多,從779年五月份開始公示,780年正月才開始執行。
而考慮到劉備現在統治的只是益州,面積較小交通便利,地方上的意見反饋也比較快,公示期才能縮短到兩三個月。
反正漢朝不像唐朝那樣普遍一年兩季收成,也不存在夏稅秋稅分開徵的問題。
漢末都是秋收之後一刀切收到位,所以李素建議劉備宣佈“初平四年七月初一正式實施新稅法”,正好趕上今年的秋收。
現在才三月上旬,時間還足夠。
三月初七這天,劉備親自看了李素和劉巴的討論結果,以及兩人商談時的“會議紀要”,也提前把魯肅從漢中先暫時召回來,然後在三月初九閉門聽取了魯肅、荀攸、諸葛瑾等人的建議。
當然這裡面主要還是聽取魯肅的意見,其他倆人只能算添頭,未來的《租庸調法》上能署名的立法者,也就李素劉巴為主,魯肅為輔。
因為諸葛瑾資歷太淺,只是一介郡丞不瞭解全域性情況,而荀攸雖然年長有智,卻只擅長兵法戰策,民政後勤非其所長。
最終,劉備在三月初十把新稅制抄錄百餘份、加蓋權攝漢中王的璽印,火漆封印後明發益州各郡縣,讓官員與名士上書言事,有反對的可以趁著這個最後的機會跳出來。
考慮到蜀地的交通困難、趕路花費較大,劉備還宣佈可以給予言事之人“公車上書”的便利,官方提供車馬舟船口糧盤纏——
也別覺得“公車上書”是近代變法才有的專利,其實這個詞最早的出處,就是漢朝朝廷改制時、徵辟賢良方正科名士諫言獻策的故事。
……
公示敕令發出之後,李素還有些擔心,覺得反對的聲音或者既得利益階層的上躥下跳會洶湧而來——因為他前世看到的很多涉及古代改革的網路小說也都是這麼寫的嘛。
所以最初的那天,李素居然忐忑得有點睡不著覺。
類似於後世那種剛上架或者剛上大推薦位的網路小說寫手,因為戰爭迷霧看不清首訂資料、收藏增幅,每隔一兩個時辰忍不住要醒來翻一翻手機看看後臺。
李素雖然沒有手機沒有資料查詢入口,但他有很多屬吏僕婢,日常情況下以他的忙碌程度,每天起碼有幾十個訪客或者書信的通報。
現在日常工作還要繼續,來信公文依然不斷,他就微微有點暫時神經衰弱,總是一聽到有緊急公文,就下意識以為是反對派跳出來了,結果翻開一看也不是很緊急。
為這事兒,李素還難得發火,家法懲戒了兩個沒眼色幫訪客遞文書拜帖的婢女。
這樣被折騰了天之後,李素才漸漸冷靜下來,趕上魯肅又要回南鄭去處理北方事務,上門找他告別,李素就擺酒設舞樂招待,給魯肅踐行。
魯肅也是辛苦人,這次來成都,前後住了也就十天,等於就是開個高層會議群策群力一下。開個會要往返一千多里地,還是山路,路上起碼花掉半個月。若非變法是極為重大的事情,劉備也不想折騰他。
便宴上,魯肅也看出了他的精神有些恍惚,豁達地勸道:“伯雅,你素來淡泊沉穩,區區變法,何至如此嚴陣以待。這才五六天,也就夠信使北到綿竹、南到南安打個來回吧。江陽、僰道那些地方,更是才剛剛收到呢,哪有那麼快反駁?
再說他們不用先地方上商議匯總的麼?每個郡不該把各縣的意見蒐集起來一併上報?如果各說各的可就亂了套了。要我說,你現在就把這事兒丟開不去想它,放上半個月,再來回頭看,集中一次看完。”
李素把玩著手頭的翡翠酒杯,嘆了口氣,他知道魯肅說的是對的,旁觀者清了:
“還是子敬豁達,不過你跟我不一樣,這事兒是我挑頭的,我當然要上心。現在我也刻意不去多想,只是每天公文往還太多,每次看到新的公文,沒開啟之前就會猜測是不是關於新法的。”
“那就索性放開點,再吃喝玩樂不理政務半個月!這不是你最擅長的麼?除非是大王親自找的大事兒,否則其他下面人請你處斷的政務,你都丟給公達和子瑜,就沒那麼多破事提醒你了。
你也好有個心理準備,凡是最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