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8章 炒期貨的下場,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素要應對幾個月後的“蜀錦匯率保衛戰”,眼下最重要的準備工作,就是先秘密聯合一批數量夠少易於保密、同時總產能又足夠大的嫡系豪商。
大家統一陣線隱瞞產能,暫時對外示弱,而且要忍住一時的蠅頭小利,李儒讓他們別急著出貨他們也能乖乖聽話,憋得住。
如果知道的人多了,難免會洩密,到時候敵對陣營的炒家就知道這是在挖坑釣魚,不會上鉤了。而人太少,籌碼又不夠。
所以最好的就是那種一戶大商家就有好幾千臺新式織機的,只要跟幾個人說,就能覆蓋幾萬臺機器。至於下面各個環節的經手人,因為缺乏總賬,他們其實也是不知道自己主人到底有多少織機的。
打個比方,李素要是拉攏了甄家統一戰線(甄家完全依附於劉備陣營,肯定也是肯幹的),那麼一下子至少是七八千臺機器,說不定近萬,這是如今蜀中第一大紡織業大亨。而拉攏這麼一個盟友,或許只有甄堯加上大管事張亮等幾個人知道總賬。
下面掌管某個具體工場的負責人,是不知道主人一共有多少機器的,也不知道自己工場出的錦最後會銷往哪裡賣了多少。大家族的生意管生產管銷售都是不同的人分開的。這就註定了哪怕計策實施過程中,有中層管理人員洩密甚至被收買也不怕。
而那些私下裡造了幾百臺幾十臺的大量小散戶,李素就不能去聯合了,因為如果給小散也通氣,肯定會洩密到那些即將成為韭菜的囤積奸商耳朵裡,到時候他們就不敢接盤了。
李素把這個簡單的道理跟劉備稍微闡述了一下,劉備畢竟也是年輕的時候幫人帶路販過馬、懂點兒生意常識的,很快理解了,就繼續追問:
“此論甚善,那要拉攏哪些可靠的嫡系大戶呢?甄家肯定是可以拉攏的,咱和二弟三弟家裡,都有甄家送的妻妾,這絕對是一條心。糜家跟著阿貞陪嫁來的管事也不用說了。至於二弟三弟自己的產業就更不用說了,還有誰?伯雅我記得你其實織機也不少吧?”
李素連忙實話實說:“哪有,我家的織機少得可憐,都在本縣(郫縣),還是拙荊覺得‘男耕女織’非要弄點,估計一兩千臺都不到吧。我那點錢,都投資水車作坊了。”
李素這話絕對沒有半分欺瞞,因為他現在也算是“耕讀傳家”的,雖然本人在當官,但是家裡有封邑的一千多戶子民幫他種田,這一千多戶人民家裡的女眷當然也要織錦勞動。
蔡琰投錢買的織機,就是確保封地上家家戶戶有機器幹活,讓百姓永久繳納每年織出來蜀錦的兩成作為機器租金——乍一看這挺盤剝百姓的,但實際上也還好。
因為機器是有使用壽命的,用上好多年會壞,飛梭上的牛筋彈力弦更是要年年換零件,誰讓牛筋老化快、高強度用會失去彈力呢。這時候作為出租方的侯府就要負責給租戶修或者買新的,織戶等於是“融資租賃”來的機器。
自從蜀地的新式織機瘋狂擴產以來,最近三年整個大漢朝的牛筋收購價格連年上漲都翻了好幾倍了。益州商人凡是出川經商、尤其是到北方畜牧業發達的地區經商,都是瘋狂收購戰略物資牛筋。
以至於價格高到袁紹曹操李傕想擴軍多生產一些強弩,都發現成本高得平時無法想象,往年能造一千張弩的錢,現在只能造六七百張了。
如今一臺寬幅織機如果上兩個女工日夜輪班幹活,每天機器開工十個時辰,一年大約能織出五匹。讓百姓上繳兩成作為租金,也就是每年交一匹寬錦而已。蔡琰還給織戶年年換牛筋,這個租金不過分吧。
相比其他資本家,蔡琰算仁慈了。她也不是求財,純粹是找點“女人當織”的心裡安慰。漢朝人講的耕讀傳家,佃戶種田了就等於男主人是種田的,治下民女織錦了也算女主人是織錦的,沒有不務正業。
劉備聽說這個數字時,也是有點意外的:“沒想到你這兒兩千臺都不到,那真不算大戶了。那天討論新法的時候,我看楊洪跳出來反駁你,還自承他家也有不少織機。後來我問過他,說是就有兩千多臺,應該比你多了。”
李素接過話頭往下算賬:“正是如此,所以,根據我這邊的估計,目前市面上,整個蜀地有織機三萬臺,四到八月這五個月裡,還能生產出七八千臺,所以,九月初秋稅收完的時候,市面上的總織機存世量應該是三萬八左右,年底能超過四萬三。
現在這三萬臺裡,第一大戶是甄家,有接近八千,第二是糜家,有五千,雲長、翼德……對了,翼德,你家有多少?我是說算在你名下的,你夫人孃家的不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