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4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稍稍適應了長沙的水土氣候之後,李素就投入到了選拔人才的日常工作中去了,同時讓甘寧屯兵巴丘封鎖江防、蒐集關東諸侯的最新情報,以便後續同時開展外交欺騙工作——
他船隊裡運來的數以千計王粲寫的《英雄記》,至今還躺在那兒呢,也沒個合適的時機對外散發。
而趙雲則是忙於整兵運糧,軍事與外交雙管齊下,時刻準備發起南征。此外,趙雲還把近年來投靠劉備陣營的荊州名士、以及在本地募集新軍時選拔出來的有潛力的軍官名單,統統給了李素一份,讓李素可以慢慢篩選,進行人事安排調整。
說句心裡話,雖然李素已經官至右將軍,但他原先還真沒完全體會過徹底獨當一面的快感。
兩年前劉備倒是封他為南中都督,權攝南中數郡的軍政事務,可那次他並沒有絕對人事權。比如他“建議”顧雍做建寧太守,最後拍板的還是劉備。
這次可不一樣,他看上誰覺得不錯,直接就能拍板對方當新徵服地區的太守。以至於李素自己都覺得有點上頭,甚至開始明白“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對於一方主官有多大的誘惑力了。
能夠一言堂決定別人的官運前途,還能邀買人心結黨營私,誰不想啊。
辛虧李素是經過法治社會薰陶的,他深知這種憑心情和第一印象選才的惡劣,容易有多大的紕漏,所以才強迫自己冷靜一下,短時間內別亂做決定。
……
“第一印象害死人啊,還是暗中觀察幾天,別急著看每個人的履歷,先看別的政績、軍情簡報,掌握全域性。”
這天一早,在長沙太守府的書房裡,李素僅僅翻閱了半個時辰人才履歷後,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然後他就強迫自己要“對事不對人”,先看最近荊南的事兒辦得怎麼樣,再順著治跡優良的成果順藤摸瓜,往回追溯賢才,這樣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偏頗。
為了換換腦子,李素就放下履歷冊,隨手拿起政績軍情簡報,翻看起來,漫無目的地瞭解情況。
還別說,看點別的換換腦子,還真讓李素注意到了一些他之前忽略的東西。
原來,趙雲給他準備的材料裡,就有不少今年開春以來,趙雲蒐集到的關於袁術、孫堅、曹操等軍閥的戰況,甚至還配了一些簡略的表示諸侯勢力範圍的地圖。
李素心中暗忖:“早該問子龍瞭解這方面的新情況了,關東諸侯的走勢已經跟歷史上完全不同,早就被蝴蝶效應徹底攪得稀爛。咱在益州又太閉塞,時效性太差了。”
不過看了幾眼之後,李素就是一驚,因為他發現戰報上很多軍情最早都是二月底的,而現在已經是四月下旬了,戰報裡面的都是關係全國的大事,趙雲不該瞞報才對。
李素就喊過一個趙雲配給他的郡吏,問道:“這些軍情趙將軍為何沒有上報大王?我看有些事兒都是一個半月之前發生的,就算三峽水路逆流不好走,二十多天也該報到成都了吧,以後這種大事要一事一報,不要怕麻煩攢著。”
那小吏斗膽過來看了一眼,確認李素說的是哪些,這才拱手回報:“稟右將軍,凡是三月中旬以前的軍情,趙將軍應該都是以邸報彙報了大王的——您現在看的這條,應該半個月前就送到成都了,或許……是您在路上錯過了?”
李素一想也對,自己來荊州路上都花了那麼久,或許是在長江上跟趙雲送軍情邸報的信使擦肩而過了。那也就是說,這裡面的訊息,劉備可能反而在半個月之前就看過了。
“這倒是有可能。”李素覺得面前這個小吏心思還算縝密,應對也不卑不亢,雖然沒有看出別的過人之處,好歹能用,就問道,“你叫什麼名字?現居何職?”
小吏拱手:“卑職鄧芝,自鄰郡來投奔趙將軍,忝為記室令史,並無品秩。”
“你先退下吧,我自己慢慢看。”李素點點頭,也不意外,記室令史就是最基層的“書記員”了,如果是重號將軍府上的基層書記員,有最低階的品秩“一百石”。
但趙雲是雜號將軍,凡是雜號將軍乃至太守身邊的底層書記員,那都是沒有官品的,只配“計日而食”,也就是工資日結,每天發兩鬥谷麥,相當於月薪六石、年薪約八十石。
但看眼前這個自稱“鄧芝”的小吏,年紀也不大,還沒及冠呢,做做書記員也不算委屈。
李素也絲毫不會因為“派給我的書記員後世都是名臣”而覺得驕傲或者驚詫,他已經習慣了,畢竟是右將軍嘛,還未出頭的潛力股來投都是應該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