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4章 地圖封公,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樞紐,元明清三朝北京城需要的牛羊草原物資和外輸貨物都是走張家口貿易的。

另外,張飛的戰功畢竟是比關羽和李素小一個臺階。

當然,這也跟劉備當初給他的規劃有關:劉備當初對關東三軍閥的覆滅計劃,是未來打曹操時由張飛擔任中路河南淮北的主帥,而關羽主河北、李素主江東。因為一直沒跟曹操全面開戰,所以張飛領兵處在相持狀態的時候很多。

但即使張飛後續在對付曹操時帶兵主攻了,他的功勞肯定是低於關、李的。上谷郡的縣數也比較少,只有八個縣。

如果張飛不會開拓,到張飛的第七代孫子地盤就扣完了,跟李素的二十一世孫才扣完不可同日而語。

按照這個邏輯,劉備把他覺得必然會要封的趙雲也安排了一下。

究竟是讓趙雲當遼東郡公好,還是考慮到趙雲平南伏波之功、對南方開拓熟悉,在交州百越之地弄個郡……

如果趙雲封遼東,一直經營遼東的“早期投資人”糜竺,將來重新歸順之後,該如何安排?扣掉一半轄區,剩下的改為公爵?三韓郡公?

馬超如果最後也夠到公爵標準,是不是該封到最偏西最人煙稀少貧窮的敦煌以西?是敦煌郡公還是鄯善郡公?

一系列的問題,劉備一時也想不透徹,就只是偷偷在地圖上亂畫亂規劃。頗有幾分“地圖開疆”的“無恥”意味,似乎渾然忘了上谷也好遼東也好,如今都還是袁紹的土地呢。

總之劉備心裡估了一下,子龍以上是肯定要封的,其他人看功勞大小尺度。大漢徹底重新統一之後,至少要有“中興四公”,多的話或許會有七公,應該不會再多了。

必須全部援引伯雅的先例,都放到邊境地區,不能在內陸搞兼併土地。

凡是公爵要兼併耕地,必須靠邊境拓荒殖民來獲得!

而且搶掠接壤的蠻夷人口、歸化為漢人並完成齊民編戶後,也算是殖民成功增加的戶數。

這一點東漢末的諸侯們也都是很認可的,所以不存在認知障礙。就像是歷史上這段時期袁紹曹操歸化烏桓等北方胡人讓他們服役納稅。以及孫權拼命派賀齊步騭等人抓山越歸化為漢人,都是這範疇。

邊境殖民出兩萬戶就多劃一個縣!童叟無欺!

……

把公爵制度的可持續發展想明白之後,劉備最後還為這項制度打了最後一個補丁,以防最後的尾大不掉,那就是試圖把漢家故事的“推恩令”,跟公爵制度在特定情況下有限結合一下——

這個補丁是專門為李素設計的。就是因為封給李素的會稽郡,有可能是未來諸公爵中最大的一個郡。

劉備對李素沒有任何保留,但他也得考慮李素的子孫,萬一立功膨脹速度超出預期,為了雙方都好,可以在福利總量不變的前提下,多惠及李素的幾個子孫。

推恩令的內容當然無需再多解釋,無非是在特定情況下,允許拆分諸侯貴族的封地,分給幾個兒子。有強制推恩令的,也有經臣子自己請求後實施分封推恩令的。

劉備當然不會搞強制推恩令,那樣會損害兄弟義氣感情。但留下了臣子主動請求推恩分封這個口子。

同時,推恩也不是無條件的,因為郡公一旦被推恩,就意味著封地變成兩部分,這兩部分得至少都有獨立設一個郡的面積,才能無損推。

否則就成了一個兒子保留郡公頭銜、分出去的那個兒子成了縣侯。

李素所在的會稽郡面積確實是太大,秦朝曾經單獨在會稽南部設過閩中郡,漢朝因為那兒人實在少,才撤銷了。

但李素的經營領地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劉備也對此印象極為深刻。他覺得以李素的本事,晚年把閩中地區發展成人間樂土也不是沒可能。

要是李素主動請求的話,到時候就可以把會稽拆出閩中,兩個兒子各繼承一個。李素自己也能避嫌,免得自己的子孫某一支一家獨大被懷疑威脅黃權。而且反正都是自己的兒子,手心手背一樣疼也沒問題,李素並沒有損失。

……

促成劉備往“請求式推恩令”上花腦子琢磨的誘因,除了上述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李素之前南下東征的時候,私下裡跟劉備聊過想“娶”甄宓為妾。

妾多半是納的,但女方家族地位也高的話,用娶也行。李素對這事兒還比較鄭重,劉備自然也要幫他想辦法體面。

畢竟劉備私下裡跟他說,那是“滅孫策後,交還南方的總督兵權,給他封公娶妾”,辦得不體面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非常識性主神遊戲

懶中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