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3章 別擠,一個個排隊搖號,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備全盤採納了李素和諸葛亮的補充方案之後,南陽運河的施工方案調整、產出石材用於昆陽和葉縣的城防修築,這兩件事兒也立刻安排下去,九月初就開始悄咪咪施工。
反正石頭是現成的,都切割好了,堆砌起來抹點泥灰甚至羅馬水泥,施工速度會非常快捷,一兩個月絕對搞定。
而朝廷也趁著秋稅徵收季,開始全速鋪開“專營商稅抄引”的預售工作。
長安,雒陽,武昌,成都,建業,五個主要商業中心,都有大筆由中央財部直接印刷蓋章的抄引存貨,下發到地方,由州布政使牽頭預售。
當然具體的工作,肯定是有布政使下面的相關曹掾忙活。
考慮到抄引的票面金額都比較大,防偽是重中之重。好在這事兒年初就已經在部署了,所以技術難點都已攻克。
抄引的印刷技術,已經用上了這個時代儘可能好的雕版,圖案紋理細密。用的墨色都是專門調製過的,雖然不是油墨,但也不是普通的純黑墨汁,為的就是民間自己調墨水配方容易跟正版有色差,差異明顯的話就容易被比對出來。
當然,如果僅僅是一點點色差,還是不至於立刻被判定為偽鈔的。畢竟如今的紙製品如果存放年份久遠,或者因為溼度變化,本來就會有細微的顏色變化。只有差得比較明顯,才會單純靠顏色就判偽。
紙張的材質也是特製的,用的摻了一定比例棉紗纖維和麻布纖維的混紡紙。說是紙,還不如說其實是一種特定比例的混紡布料,而且還提前試驗過,要兼顧這種布料遇墨染時的色暈擴散度,確保墨不會滲散開來,印刷痕跡才清晰。
雖然對材料工藝都如此講究,也會導致抄引用布成本暴漲,一匹大約值上萬錢,但問題是一匹這種特種紡織品能夠造幾百張抄引呢,每張面額少則幾百錢多則幾千錢。
所以材料和印刷成本也就佔面額的百分之幾到千分之幾,不算什麼。
最後,李素和劉巴在做印刷雕版以及印章的時候,還特地利用了木紋的天然分層和石頭在刻刀敲擊下的天然龜裂紋路,作為增強防偽。
玩過古玩字畫的都知道,古代印章防偽,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利用岩石被刻刀磕砸時的天然龜裂紋路。因為你故意去造假這些小裂痕時,石頭裂的方向不會跟你要模仿的裂痕完全一樣。
玩古玩字畫的家裡都會收藏古印的印譜,遇到號稱蓋了古印的字畫就拿印譜對照。劉巴也用上這一招後,只要在每個郡縣的衙門留下正品抄引作為備案,就可以比對偽造品了。
以後富商們要大額交易抄引時,對真偽不放心,也可以到官府要求比對公證,稍微給點茶水錢當公證費/鑑定費就行。
整個推進工作,都在李素的精良設計控制之下。
李素之所以不敢直接上紙幣,而是得上專賣權抄引,就是因為他認準了一種有價證券最初獲得百姓和商人的信賴,必須依賴於一種“只有用這種抄引才能經營特定緊俏商品”的制度保障。
如果直接發明紙幣,那麼紙幣只是金屬鑄幣的等價物,可以用紙幣買的東西也能用銅錢或者蜀錦買,那人民肯定還是更相信銅錢,畢竟銅錢有額外本身金屬價值的保障。
所以,必須讓抄引有銅錢都做不到的額外作用,這個東西才推廣得出去。
就好比後世醜國人搞石油美元,全球石油一定要美元結算,美元的地位就推廣出去了,哪怕放棄金本位也無所謂。
而華夏人也是有這方面經驗的,宋朝人就搞了鹽業抄引,而哪怕到了近代史,內戰的時候,某些邊區的票證也是靠“只用該票證可以買鹽”之類的臨時措施,暫時把信用穩定起來的。
李素寧可多費一點手腳,多花幾年時間過渡,前幾年就本本分分賣分類抄引,商人們都習慣之後,再把分類抄引整合成“通用抄引”。
……
這種設計精美、印刷精良複雜的布質抄引面世後,立刻引起了五大都市往來商人的注意。
李素親自坐鎮的雒陽,自然是對新抄引接受度最好的。只是雒陽才建設了一年,人口還沒恢復到巔峰,也缺乏富商經過,百姓都比較窮,所以認購額並不是最高。
長安因為是首都,成都則是劉備最早的根據地、也是商貿最早發達的大都市,所以那兩個地方表現也不錯,接受度雖然不如雒陽高,絕對銷售額卻明顯超過。
尤其是成都,富商雲集,周邊工業發達,抄引銷售額冠絕全國。
益州如今的布政使,是今年剛剛跟諸葛瑾換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