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4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剝一下百姓。
結果那次被李素和諸葛亮敞開放貨供蜀錦、把他們的資金盤打崩了,那些參與囤積炒作的傢伙根本沒那麼多本錢接住天量的蜀錦拋盤,不但鉅虧一筆,連抵押融資的田地莊園都被抄走了無數,一度連益州的土地兼併問題都得到了極大緩解。
不過,陳實的家族畢竟也是在蜀中經營三百年了,分支太多,其中幾個分支被朝廷趁機掃滅了,總還有安分守法的。
這次代表發言的陳秋,就算是還比較安分守法做生意的一支,只是想趁著新鹽法賺點小錢。
陳秋問道:“使君,朝廷一開始開賣鹽鐵抄引,可是說了能夠足額兌換成鹽鐵專賣權的,現在朝廷超額多賣,導致來年可能發生擠兌提貨,貨源不足,這未免有損朝廷信義、出爾反爾。
還請使君向上傳達下情,新法初施,不可失了朝廷信義。我們都是朝廷順民,少賺一些倒是沒什麼,只怕因此使遠人惶惑,裹足不前,不敢共襄盛舉,那才誤了大事。”
這陳秋說話倒還知道本分,他沒敢說“朝廷沒信用害我們少賺、擠兌”如何如何不對,只是說“我虧了不要緊,就怕更遠方的還不夠充分信任朝廷的人,因為看到我虧了而害怕新法”。
這巧妙的說辭,直接把孫乾架在了臺階上不好下。
幸虧孫乾也是充分討論準備過了,他知道在朝廷信用上不能有絲毫含糊,所以他立刻拿出了對策:
“諸位不必擔憂,首先本官要澄清一點:朝廷絕無超發之意,第一年多印一點,一方面實話實說,朝廷今明兩年確實是比較缺錢,天下重歸一統在即,哪裡不要花錢?
另一方面,抄引印刷,確實也是需要不少成本,每一次雕版、刻印、每一批特製的抄引印刷布料的紡紗,都是成本。
所以,一次性多生產一點,可以把這些成本攤薄。朝廷也是為了節約印鈔的損耗,所以不想每年都印。最好開機之後一次多印幾年、幾年就印一波。
今明兩年多印的話,後年說不定就只印沒有年號的無利息普通版了。所以這理論上就不存在超印超發的問題,本來就是打算讓大家三年用完的。”
孫乾解釋完之後,一開始提問的人暫時沒消化完這些資訊,但很快又有其他富商提問:
“孫使君,您說的固然有道理,但我們商人也有錢財週轉之難。現在朝廷一次性賣數年,對於我們這種家產不過億的小本買賣,若是也跟進多買,又恐來年經營中再有未知的缺口,週轉不靈。
朝廷既然賣了抄引,就該給一個隨時可以贖回、變錢的門路。哪有讓人買了後,說好隨時能用,實際上卻非得多等兩三年的道理?”
孫乾聽了,心中冷笑。這些傢伙還真是會找藉口,家裡資產不過億,就敢說自己是“小本生意”了,大漢朝的小本生意什麼時候門檻這麼高了!
可見,還是陛下聖明,司空與劉巴擅長理財鼓勵民間工商,短短九年發展下來,成都周邊和犍為郡,都富成什麼樣了!
好在孫乾也是有準備的,他示意鹽鐵校尉王連來解答這個問題,顯得專業對口一點。
王連便起身對眾富商解釋:“諸位不必擔心,朝廷知道,你們擔心的無非是抄引一旦擠兌提不到貨,贖回年限過長,可能導致週轉不良。
不過,以司空和劉尚書的遠見,定然早已想到這方面的問題。朝廷為此補充過一條特許,那就是如果出現緊缺資源型的抄引,因為缺貨承兌不了對應貨物,就允許持抄商人用擠兌抄引另外折抵其他稅賦。
我舉個例子,比如鹽鐵和燒酒,產量是朝廷限制的,所以這三種引有可能在缺貨之年出現擠兌。
但是瓷的燒製和蜀錦、棉布的織造,朝廷從不限制產業規模。只要你們有錢自建織機、磁窯,想擴產多少都可以,只要你們自己賣得出去。
所以,資源型緊缺抄引在多出來的時候,朝廷會承認你們用於支付織機稅、磁窯稅,甚至還可以支付相關技術的專利費。你們想轉業經營其他不受產能限制的產業,儘管轉。只要出現擠兌,都可以等額轉到不擠兌的行業。
更有甚者,你們如果保守一點,不想擴產,但只要家族還有良田莊園,就可以用這種出現擠兌的抄引,等價繳納朝廷的租庸調輸稅。
那種算上佃戶家奴、有幾千口人的大家族,按照每人每年租庸調輸折一千八百錢算,族中有五千口人,一年繳正稅也要九百萬錢了。多買兩千萬錢鹽引,也就夠交家族兩年正稅而已,還怕花不完麼?”
王連這個政策解讀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