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3章 靜坐的賣隊友,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浙東匹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平原上過冬吃糧,比把人前進到太行山區、並且把一個冬天要吃的糧食也陸路搬運到太行山區,要節約多少民力國力。
太行山上的陸路運輸成本太恐怖了,五百年前趙國不就是這麼被吃窮的麼,廉頗趙括的四十多萬人在太行山裡吃了將近三年,吃得趙國整個河北平原刮地三尺都沒餘糧了。
戰事不緊張的時候,當然是先能省就省,等緊張了不得不花時再花。
袁紹軍前線十五萬、鄴城河北平原邊緣駐軍二十萬的姿態擺出之後。整個十月份,劉備那邊的前線部署姿態是這樣的:
劉備北線二十萬人,雍涼後方守軍五萬、在長安待命隨時可以支援各處的總預備隊四萬,弘農有張飛的兩萬,河套靠近河西的最北線,有馬超的三萬騎兵,剩下關羽帶了六萬人,跟諸葛亮一起駐紮安邑。
因為安邑有湅水可以經過蒲坂津連線黃河、渭河,所以關羽的全部兵力都可以利用水路運糧就食,不存在山區運糧問題。河東本地的糧食不夠吃,能把渭河平原產糧區陳倉、郿縣、槐裡的餘糧一站式運到。
張飛、馬超那兩路,張飛之所以暫時委屈一下只帶兩萬兵,也是為了長期相持中更加節約,反正弘農郡兩端有函谷關潼關天險可守,兩萬人絕對能防住了。
人再多的話,弘農本地的糧食產量不夠吃,要從別處沿著崤函道的崤山山谷陸路運糧,就很虧。當年段煨當弘農太守時也只養了兩萬常備軍,張飛就學他。
馬超的三萬騎兵,冬天野外沒有草料可以吃,駐紮在黃河西岸也是難以維持的。好在騎兵機動性強,不用全部前沿部署。
馬超只要保證輪換巡邏隊,同時在前線提前設定大營把重甲和軍械都囤了,大部分騎兵輕裝留在銀川、上郡就糧。只要裝備不用隨身帶,這些輕騎兵狀態的部隊趕五百里河套草原平路到前線也就幾天時間。
雙方整個十月份,就是這樣處於劍拔弩張靜坐對峙的狀態,確保自己的相持損耗盡量節約降低。每天就是一些小規模斥候戰,邊境哨戰,沒有大規模血腥廝殺。
好在,劉備陣營總是要反敵人預期而行事——當你覺得我要打上來的時候,我沒打上來。當你覺得我也跟你一樣只是為了維持住戰時狀態、而且南線也開戰了,應該會避免兩線作戰時,我卻真打上來了。
劉備軍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進攻戰役,發生在197年十一月上旬將盡的時候。
這個時間點,是孫策已經拿下南郡二十天、而且孫策拿下南郡的情報訊息,也已經傳到袁紹耳中七八天之後了。
當時,袁紹覺得既然南線都打出狗腦子來了,而且打出狗腦子的訊息劉備也知道了,那肯定是劉備最不敢改變現狀的時候。
因為訊息不對稱,袁紹對於“南郡淪陷”這個訊息的解讀,要遠遠比劉備嚴重。劉備是知道蔡瑁得手是李素故意放進來促成做的局,李素秘密給他上表讓他安心看他翻盤。
袁紹卻不知道,他以為李素是真的紙老虎了一把,哲學家理想主義者玩過頭玩脫了,被不講武德一頓亂拳的孫策打懵逼了。
另外,導致袁紹預料不到劉備會在十一月份真打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北方的冬天實在寒冷,一旦進入臘月就肯定沒法在山區野戰了,這時候再臨時擴大戰事也不划算啊。
不光袁紹本人萬萬沒想到,連他身邊那些權威謀士當時也是這麼覺得的。
在關東朝廷位列三公的沮授,也基於對南線形勢的誤判,認為劉備會一直保持守勢。
許攸則是純粹因為自己主張的進攻路線與袁紹、沮授分歧,刻意渲染“北路沒有威脅”。
許攸想勸袁紹“既然李素在南線孫策那兒吃了敗仗,咱應該痛打落水狗,調整我方的戰略,從之前河東幷州前線硬扛住劉備主力,調整為拖住劉備後,集結重兵到雒陽、許昌,南下夾攻南陽,讓李素高順首尾不能相顧”。
袁紹陣營內,真心覺得“十一月份北路劉備可能打破目前的靜坐”的謀士,只有一個田豐。但田豐其實把握也不大,他這人習慣了跟人抬槓、強調別人沒注意到的點,做人情商比較討嫌。
不管袁紹選那條路線,田豐都要出來“查漏補缺”一下,這麼多年下來,袁紹早就對田豐的“多慮”麻痺了。
關東陣營內,僅有的對劉備打破靜坐風險洞若觀火的謀士,只有郭嘉和程昱二人,可惜他倆跟著曹操,沒義務第一時間提醒袁紹,也不想多事。
劉備陣營的第一場北線實質性進攻戰役,就在十一月上旬拉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