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3部分,太陽傳奇,兩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聯盟星,開始著手相關的政權交接事宜。其實這所謂的政權交接也不過就是換個名義而已,太陽帝國對附屬國的內政不會過多的干涉,交接的重點主要在軍隊。因為按照帝國法律,政府與軍隊的治權是完全分立的,附屬國政府不得擁有軍隊。
戰事如此順利,蒂絲她們總算鬆了口氣。豈知就在這時,派去接管拜倫部的人回報說,貝哈德帶著本部軍隊以及由他指揮的聯盟軍主力一部,共約三支艦隊,近四萬艘戰艦離奇失蹤了。
這麼大隊的人馬竟然失蹤,在星團內立刻就引起了不小的震動。戈娜星團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方圓近三十萬光年裡要想隱藏這樣一支艦隊,也並非什麼難事。
若不能儘快找到他們,並加以收編或消滅,這對戈娜星團今後的安全實是一大威脅。那些老百姓用運輸艦隨便改裝後的太空海盜都剿之不盡了,更何況是這些裝備精良的正規軍呢!
蒂絲於是幾乎調動了所有的偵察手段,最後把目光鎖定在位於拜倫與索倫二部之間的郎斯走廊(黃金走廊)。
只是礙於郎斯走廊內特殊的環境,一時還無法確定他們的準確位置。遠征軍隨即封鎖了整條走廊,並對其展開了地毯式的搜尋。可是事情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發生了。
郎斯走廊在前面曾提到過的,原是連線四大部與聯盟星之間最便捷的通道,長約一百八十光年,寬約三十光年,縱深有十光年左右。若非五千年前一顆弩星在這裡發生了爆炸,把這條通道徹底封死的話,聯盟議會與四大部族間也不會鬧到如此僵持的地步。
一百八十光年長,三十光年寬,十光年的縱深,這在進入大行空時代的文明來說並不是個太遙遠的距離,可要想把這麼大片的空域封鎖起來,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即使如第五星際的兩位老大想幹,怕也沒那麼容易的。
所幸太陽帝國有恆晶體戰艦,以這次戰爭中恆晶體戰艦的表現來看,除去失蹤了一架輕型戰機外,倔巴陣亡,已經絕對可以稱得上是這宇宙中的無敵戰艦了。
所以蒂絲便把手裡的四支恆晶體艦隊中的三支,共九千艘戰機全部打散編制,零散的分佈於郎斯走廊四周,用餘下的第一直屬艦隊擔任搜尋與剿敵的主力。
想法是不錯,以恆晶體戰艦的機動與作戰能力,這樣的安排也無可厚非。但蒂絲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已知技術的基礎之上。
宇宙之大,無奇不有。即使進化到意識空間的生命都無法完全瞭解現實空間中的一切,就如我們對低等的四度,甚至三度空間都還不能完全瞭解一樣。太陽帝國遠征軍,便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先是負責封鎖郎斯走廊的艦載戰機接連無故失蹤,不久一艘大型塔瑪戰艦也跟著不見了,這讓大家想起來不久前失蹤的傑洛特和孔傑。
警醒後的遠征軍迅速做出了反應,巧妙安排,終於以一艘中型塔瑪戰艦為誘餌,成功找出了失蹤事件的肇事者,一種以暗物質為主要攻擊力的新型戰艦。
暗物質的存在早已不是什麼新聞了,可人們現在對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瞭解的仍不是很清楚。在對暗物質的應用上仍然只侷限於隱形和作為一種動力能源,在其他方面,尤其是在利用暗物質製造攻擊的手段上,一直都處於空白。
連暗物質用於攻擊的方式是怎樣的都不清楚,就更不用提什麼防禦了。好在對方也不知道怎麼對付我們的恆晶體戰艦,得手的幾次都是在猝不及防下偷襲成功的。這次的形式卻剛好反了過來,偷襲者反成了被偷襲的目標,一場遭遇戰就這麼發生了。
先是偷襲與反偷襲,繼而太空追逐、接應,雙方又開始增兵,再增兵。到最後,一場遭遇戰在雙方都沒想到的情況下,逐漸演變成了一場大規模的決戰。一方是太陽帝國的遠征軍,而另一方卻赫然是貝哈德的兵團和那些新型戰艦的聯軍。
戰鬥進行的相當殘酷,一直以來被譽為宇內無敵的恆晶體戰艦,在對方強烈的暗物質集束能的打擊下,也開始出現陣亡。
恆晶體雖然堅硬無比,可暗物質集束能卻不是要摧毀它,而是以一種現在還無法理解的方式去同化它,使之發生物理上的變化。由可兒物質演化為暗物質,之後再加以摧毀。
戰鬥只進行了三天,在這三天中,貝哈德的常規戰艦被摧毀了兩萬八千餘艘,袖秘的新型戰艦也被摧毀了一千餘艘。
而蒂絲一方也損失了一萬一千餘艘常規戰艦,恆晶體戰艦三百餘艘,其中銀河級主力戰艦十八艘。
可是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