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城風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50章 拍戲,娛樂小白進化史,鶴城風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笑傲江湖》大部分的戲份,都是在橫店拍的。
張大鬍子倒是想實地取景,肖淺不讓。
沒那個必要。
拍戲首先重要的是把戲拍好,戲都沒拍好,光把景拍的出神入化,拍旅遊宣傳片呢?
b還塑膠搭景呢,也沒耽誤人家的戲成為經典。
橫店這邊如今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影視基地了,在有肖淺指點後,越發的正規。
《笑傲江湖》入駐之前,張大鬍子說希望有片竹林,橫店方面就提前一年移植了過來。
此時竹林裡坐落著一座酒樓,噴霧機制造的雲霧在樓外盤旋,更添幾分詩意。
湊在監視器後面,肖淺滿意地道:“看看,這畫面不比你去衡山拍強多了?而且還不搶鏡頭,直接推進到主題。”
監視器裡,畫面首先定格在酒樓的外面。
“回雁樓”三個大字標明地點,緊接著鏡頭上推,以窗外的視角將裡面的場景交待的清清楚楚。
一個青衣浪蕩公子,一個敞懷粗豪漢子,還有一個青澀怯懦的光頭小尼姑。
為了出演儀琳,舒暢也挺拼命的,咬牙把頭髮都剃掉了。
即使現在戴著帽子,還是能看出光頭的形狀來。
本來按照張大鬍子的意思,既然都剃光頭了,那就露著光頭來,顯得真實。
但肖淺瞭解了情況後,特意吩咐,讓舒暢以及恆山派的尼姑們都戴上了僧帽。
武俠劇裡,港臺版的都喜歡戴帽子,而大陸則直接光頭示人。
港臺版戴帽子的原因是,那邊的演員並沒有剃光頭,戴帽子可以遮掩。
大陸版的則追求真實。
但是在武俠劇裡,和尚尼姑戴上帽子其實有一個隱晦的好處。
那就是不會分散焦點。
觀眾們看戲的時候,本來應該集中在演員的演技上。但是想想畫面上那錚亮的大光頭,想不被注意都難,演員演的怎麼樣,真的很難記住。
尤其是對儀琳這個角色,戴著帽子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夠讓演員顯得年輕。
前世張大鬍子版的儀琳就頂著一顆光頭,加上演員本來就歲數不小,好傢伙,看起來跟恆山三定的師妹一樣。
何美鈿版的儀琳就透過帽子顯得幼小了許多,很好地演繹出了儀琳淳樸懵懂、我見猶憐的感覺。
舒暢和何美鈿有異曲同工的地方,那就是童顏。
此時戴著帽子出現在鏡頭裡,果真是青春靚麗、甜美可人,又帶著三分柔弱。
三人圍著一張方桌,桌上擺滿了美酒佳餚。
如若平時,自當是一場歡宴。但顯然,在《笑傲江湖》裡,酒無好酒,宴無好宴。
鏡頭拍到三人的時候,肖淺越過張大鬍子,喊了停。
張大鬍子錯愕了一下,倒也沒說什麼。
肖淺會直接干涉拍戲過程,這事兒在星光不是秘密。一開始,大家都很不習慣,但誰叫他是老闆呢。
肖淺從張大鬍子手裡拿過擴音器,給遠處的三人講戲。
“賢哥,你是浪蕩子,吃東西的時候不妨放開一些。舒暢,你是被擒來的,不是被請來的。而且你是尼姑,面對著滿桌子酒水葷腥,該是什麼樣的表情?”
那邊舒暢臉一紅,連連抱歉。
“對不起,對不起,我沒進入情緒,我趕緊調整。”
旁邊張大鬍子聽到肖淺的話,不禁露出佩服的神色。
鏡頭才剛剛推上去,肖淺就發現了這麼多的問題,可比他厲害多了。
第二次再拍,佈景、氣氛、動作就都對上了。
令狐沖三人吃喝未幾,酒樓裡上來了旁人。
正是泰山派的兩位。
那個年輕的一聽說是田伯光,當場發作。也不管自己功夫如何,就拔劍動手。
結果可想而知,秒躺。
年紀大的驚怒不已,還看不清形勢,居然也上來動手。
這位撐的時間久點,但也就十幾招,也被打的遍體鱗傷。這才醒悟過來,拖著死掉的那個連滾帶爬逃出了酒樓。
整個打鬥的過程中,田伯光沒有離開椅子半步,就打的泰山派的人一死一傷。
武功之高,不愧是萬里獨行。
“這段是不是太短了?如果加幾個鏡頭的話,也能讓觀眾們看的明白一些。”
張大鬍子心癢難搔,有心要抒發見解。
這次執導《笑傲江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