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城風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98章 商業大片的規則,娛樂小白進化史,鶴城風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們開放的。
這主要是因為中國的大片製作沒有什麼經驗,哪怕是星光也都是剛剛入門的學生。既然不能去找好萊塢學,那麼就只能自己人互相交流學習了。
先分析《英雄》的劇本,可以總結出一些利弊出來,給自己提供經驗。
會議室安靜了不少,大家都分別湊成不同的小團隊,討論聲漸漸熱烈。
兩個小時後,大家開始互相交流。
“我們先來說說英雄的優點,王總,你先來?”
王非當仁不讓,第一個開口。
“英雄的立項上,毫無疑問就是大片的路子。大製作、大導演、大演員、大宣傳,從製作的基礎上,這部電影的結果就已經註定了。只要質量不差,票房一定會很好。”
王非現在就是頂級製作人,思考的方向也是製作方面的。
他提出的觀點,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
對於電影,很多外行人都有一個很大的誤解。
就是覺得大投入的電影風險太高,很容易賠的血本無歸。
但其實電影的市場運作已經非常成熟了,除非是特別意外的情況,否則的話,憑藉著周密而完善的運營,哪怕電影本身的質量很不好,票房都不會差。
就比如被千夫所指的《無極》,哪怕口碑稀爛,但誰還記得這部電影是2005年的票房冠軍呢?
足足181億元的票房,不知道多少同行羨慕呢。
歸根結底,大片的市場如何,其實並不僅僅取決於電影本身的質量。
運作才是大片的取勝之道,而且失敗的風險幾乎無限接近於零。
也就是說,質量決定大片的上限,運作則保障了大片的下限。
王非之後,申佩文作為導演,開始分析劇情。
“這部電影的製作規模絕對稱得上大片,但是在劇情方面略弱。整體的故事構建輕重分佈不科學,文戲略顯平淡,武戲太過於沉悶,但是在色彩、運鏡、特效等方面都有突出的地方。”
星光雖然在《鴉片戰爭》之後,就沒有製作過大片。但關於大片的研究一直都沒有中斷,相反一直在默默地準備著。
肖淺就曾經對星光的導演、編劇們提出了一個必須做到的要求。
每年必須觀摩十部以上的好萊塢大片,並且寫下觀影感受和分析。
然後,這些人會拿著分析報告聚在一起,進行探討和交流,從而在學習別人的同時,也能積累下經驗。
大片必然走的是商業路線,怎麼創造最大的價值就是商業大片必須考量的問題。
無論商業大片的故事怎麼千變萬化,但劇情的設定上都有其必然的規律。
一個精彩炫目的開局,完整嚴密的劇情結構,順暢勾人的鋪墊,再到一個轟轟烈烈效果爆炸的大結局,才是給觀眾最頂級享受的大片。
中國的商業大片在開始運作的那段時間,就犯了經驗不足的問題,在劇情的設計上出現了輕重偏斜的問題。
就以《集結號》為例。
這部電影最精彩的部分是瓦窯場阻擊國軍的那場戲,精彩激烈的戰鬥場面,看的人熱血沸騰。
除此之外,片中其餘的戰鬥場面都略有不足。
最有問題的部分就是,電影的結局實在太過於平淡。
整部電影的核心內容,就是一個叫穀子地的人尋找自己身份的歷程。
原版的電影,幾乎沒有任何的波瀾和起伏,就好像流水賬一樣的敘述。
一個解放軍的指戰員在戰爭年代浴血奮戰,奉命阻擊敵軍,因為穿著國軍的衣服結果被當成了俘虜。
但他一直沒有放棄為自己洗白冤屈的努力,極力渴望找回自己的身份。
後來在朝鮮戰場上認識了一個很賞識他的軍官,在這個軍官幫助下,穀子地費盡千辛萬苦找回了自己的身份,也瞭解了當年的真相。
可最後在烈士陵園裡和當年的證人對峙的場面,只能算是文戲,是不足以支撐起一場商業大片的構架和結局的。
如果讓肖淺來拍,他絕對不會這麼弄劇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