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城風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8章 劇本大改(2),娛樂小白進化史,鶴城風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肖淺站了出來,暫時接替了秋棠,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鴉片戰爭,是我們中國近現代屈辱歷史的開端。這其中既展現了中華民族抵抗外辱的悲壯,同時不可避免的,也有封建統治者昏庸無能的緣故。所以在重新的設計中,我們打算的是,痛貶封建統治者的腐朽,也更要彰顯中華兒女在抵抗外敵侵略中可歌可泣的故事。小人物的昇華,乃是商業電影的重要運用手段,遠比從更高的層面來闡述故事會更讓觀眾產生共鳴。”

這些道理,在前世已經爛大街了。

但在這個時代,也就只有好萊塢流行這個規則,中國的電影工作者嘛,還死抱著大而化之的思想去製作電影。

秋棠接過來,繼續道:“遵從肖總的精神,我們打算加強劇中人物何善之的戲份。此人貫通中西,思想開放,又有愛國的崇高理想,偏偏父親又是走私鴉片的罪人。這樣的人物身上,有著戲劇最需要的強烈衝突點。原劇本中對此人的引出採取了平鋪直敘的方式,過多地透過對話來介紹,不符合電影的套路。”

又一份文案呈現在大家面前。

“在引出何善之這個角色上,我們打算設計一場海戰,為何善之增加一段冒險的經歷,加重他身上的戲劇色彩。由他來作為貫穿劇情的主線,會讓劇情更加的豐富。”

她的想法和肖淺不謀而合。

“這樣的話,這個角色就必須要由具有人氣的影星來出演,才能成為影片的爆點。我想要啟用沈絕,謝老、龍廠長、安總,你們覺得如何?”

聽說肖淺打算讓沈絕來扮演何善之,三人全都驚喜莫名。

在原劇本中,已經圈定了謝齊想要的演員。但在秋棠看來,謝齊的選擇真的不行。

在謝齊的設定中,林則徐是名副其實的男主角,戲份最重。但選定的演員則是鮑國鞍,有實力但沒名氣。

雖然在《三國演義》中,鮑國鞍扮演的曹操獲譽無數,但這樣的演員是撐不起一部商業大片骨架的。

因此在肖淺的授意下,秋棠對劇本進行了大改。

新的劇本中,男主角從林則徐變成了何善之。

整個波瀾壯闊的鴉片戰爭,從原來的宏觀角度變成了小人物的視角。

透過小人物在歷史大事件中的掙扎起伏,來增強觀眾對那段悲壯而屈辱歷史的感受。

謝齊皺著眉頭,但沒有出聲反對。

他在思量,兩個主角設定的優劣。

他經常觀摩國外的電影,對這種典型的好萊塢式的劇本模式也不陌生。

就是不知道,把這種方式拿到國內來,究竟可行與否。

秋棠作為劇情編劇的負責人,可不管謝齊等人如何想,只提出自己的方案。

“另外,我們注意到,原劇本中的戰爭場面太少,設計上也很粗陋。所以經過我們調整,增加了戰爭戲的比重。其中加入了林維喜案,這是鴉片戰爭的導火索,很有必要。整個戰爭戲部分,分為三個場景。虎門之戰、羊城之戰和大沽口之戰。其中大沽口沒有戰鬥場面,僅為表現英軍的咄咄逼人。”

聽到戰爭戲要增加到三場,謝齊的心頭忍不住陣陣肉痛。

可是再一想想,戰爭戲的預算足足有四千萬,可比之前寬裕的太多了,也只好作罷。

秋棠之後,又有一個年輕人站了出來。

肖淺做了介紹,這人叫林偉洲,乃是臺詞編劇組的負責人。

謝齊等人全都暈暈乎乎的,完全沒想到,一部電影的編劇居然這麼複雜。

相比起秋棠的工作量,林偉洲的要輕鬆很多。但他講述的內容,卻讓謝齊等人羞愧不已。

“我們臺詞編劇組在閱覽了原劇本後,發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戲中中方人物的臺詞,存在著巨大的錯漏。劇中林則徐、何善之、兩廣總督、廣東巡撫等人在面對外國人時,顯得過於劣勢,有矮人一頭的嫌疑。”

龍金海解釋了一句。

“鴉片戰爭中,我們被西洋人打的悽慘無比,那個時候的官員會這樣,也很正常嘛。”

“錯!”

林偉洲初生牛犢不怕虎,一聲吼叫著實嚇了大傢伙一跳。

“諸位,請注意。我們中國的屈辱史,是在鴉片戰爭後開始的,但不是戰爭前。事實上,在戰爭爆發前和戰爭的過程中,那個時期的統治者和國人,依舊存在著天朝上國的念頭,骨子裡也是瞧不起西洋人的。經過我們查證史料發現,即使是在條約簽署之後,當時官方的用詞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薄情總裁:今夜別想逃

諾離

都市之最強異能者

骨頭先生

總裁,我已婚

尋找山吹

不做玫瑰[娛樂圈]

眠於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