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城風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1章 新人笑,娛樂小白進化史,鶴城風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臥槽”大抵是中國人表達震驚和意外最言簡意賅、含義準確的兩個字了。
無獨有偶,此時這兩個字迸發出來的地方,並不侷限於京城的四合院。
1995年10月1日晚上八點,這兩個字響徹中華大地。
無數的人目瞪口呆地看著電視劇,完全不敢相信眼睛所看到的東西。
畫面中,塵沙滾滾、狼騎奔湧,高空俯瞰的鏡頭下,數不清計程車卒擺出玄奧而壯觀的陣列,綿延無邊無際。
光只是人多,其實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當年拍《三大戰役》,動用的群演更多呢。
觀眾們震驚的,乃是場景的真實。
畫面裡出現的群演,並沒有一般影視劇中那種敷衍了事的感覺。即使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兵,也都肅穆挺立,盔甲鮮明。
高空鏡頭的跟拍下,大隊騎兵排出鋒矢陣,宛如尖刀一般賓士在曠野中。
最難得的是,陣列裡騎兵與騎兵的間距,竟然好似尺子量出來的一般。整齊劃一的程度,令人膽寒。
畫風偏冷,凝重壓抑,大軍所過之處,竟呈翻江倒海之勢。
讓人看了就不禁感嘆。
軍隊,就該如此。
等到鏡頭拉近了,從將軍到士兵每一個精緻的服裝又令人驚歎。好似穿越了歷史時空,真的見證了八旗勁旅的復活。
“這特麼就是電影,他不在電影院裡放,跑到電視上播出,他特麼是不是有病?”
四合院裡,搖扇子的坐不住了。一隻腳踩著椅子,扇子指著電視機,唾沫橫飛。
通紅的眼珠子,似乎隨時都想和人幹一架。
“他特麼的是不是有錢沒地方花了?拍個電視劇,他至於嗎?”
主位的那個沒跟他客氣,說話尖酸刻薄。
“你特麼的就是羨慕。我就問你,給你同樣的錢,你能拍出這個效果來嗎?姜戈,不是我埋汰你。就你那兩下子,除了特麼的會坑錢,真不行。”
搖扇子的叫姜戈,全國無人不知。
大院出身,導演和演員一身挑,拍了許多的名作。
唯一令人吐槽的地方就是,凡是他拍的戲,就沒有預算不超標的,經常坑的投資商哭爹喊娘。
不過腕大,名氣響,拍出來的東西票房也是真好,所以為人賊傲氣。
此時被人吐槽,氣的一頭短髮都豎起來了。
“你特麼的一個寫書的,少損老子。就這麼一個場景,沒他個上百萬,根本就拍不出來。誰特麼給老子這麼多錢啊?有這麼多錢,老子……”
他想說老子也能做到,不過掃了一眼在座的人,發覺都是知根知底的,這牛就吹不下去了。
“老子……老子遲早有一天也能做到。”
其他幾人嘿嘿奸笑,同時心底都在發顫。
這國內的影視界,要變天了啊。
別人都琢磨著電影怎麼拍、電視劇怎麼拍呢。好傢伙,冒出來這麼一位,拍的電視劇比電影還好,這還怎麼玩?
幾乎所有人的腦海裡都冒出一個想法——這貨要是來拍電影……恐怕也不差啊。
各有波瀾之際,劇情繼續,主演端王露出了真容。
演員演的如何不說,也沒什麼名氣,可是看著端王那一身的戎裝行頭,不少人再次傻眼。
這服裝和道具……
怎麼看著那麼像回事呢?
大院裡的幾個人,就有滿人出身,看到後,後牙槽直吸冷氣。
“這正紅旗的親王甲冑,還挺像回事啊。”
王處知道的多一點。
“聽說這劇組的服裝負責人,是從東瀛請來的。”
一聽說這個,大齙牙就來氣。
“國內做道具的這幫孫子,全特麼該死。你說說,咱自己的東西,做的都不如人家鬼子做的精細,能拍好戲嗎?”
王處好笑地看著他。
“人家請的那個造型師是黑澤明的女兒,馮大導演,你請得起嗎?”
大齙牙叫馮卓,京圈有名的導演。
不過如今也只能拍點電視劇,正琢磨著怎麼向電影界進軍呢。
看不清前路的時候,看到肖淺把電視劇玩出這種境界,被衝擊的不輕。
“請不起。”
儘管不是黑澤明,只是黑澤明的女兒,對馮卓來說,都是很遙遠的距離。
好在清軍狩獵的畫面很短,很快過去了,又引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