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城風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3章 寄語,娛樂小白進化史,鶴城風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領導和瞿琪聯袂走出來時,在場的很多人都不禁懊惱。
為什麼有資格領取這個獎項的人不是自己呢?
只可惜大家想想就好了。
畢竟“終生成就獎”這個名目一聽就知道,不是很老的大前輩是沒機會獲得的。
果然,這個獎頒發給了夏瑋璋。
這位魔都音樂學院的終生教授,國歌的創作者之一,桃李滿天下的老園丁,獲得這個獎項可謂是實至名歸。
老先生也很激動,沒想到都退休了,還能得到這樣的褒榮。
肖淺強烈要求他前來的時候,他還挺不願意的,覺得什麼流行音樂啊跟自己沒有關係。
第一屆中國流行音樂盛典的第一個獎項,第一個終生成就獎,其中所蘊含的歷史意義不言而喻。
在林磊磊的攙扶下,夏瑋璋享受著大家的掌聲,滿懷欣喜地走上了主席臺。
徐明霞去了京城後,林磊磊的教育就被夏瑋璋接了過去。
老爺子處於退休的邊緣,事情少了,可以專門調教好苗子。
看著林磊磊,肖淺都不禁納悶。
為什麼總感覺這貨才是開啟了主角模式的人呢?
夏瑋璋當初那麼喜歡他,都沒有親手細緻地教他呢。
他也不想想,他做的事,今天一榔頭,明天一棒子的,經常跨行又適可而止,讓夏瑋璋這種專業的音樂人怎麼教?
夏瑋璋人老了,走的很慢,大領導和瞿琪趕忙走下來,從林磊磊的手中接過,恭謹地攙扶上臺。
看到大領導在老人家面前都乖巧的樣子,許多人第一次對這位老人的地位有了全新的認識。
接過獎盃後,到了發言的時間,夏瑋璋站在話筒前,迎著江風,身形佝僂。
第一次見到老人家的時候,還能嬉笑怒罵,言笑晏晏。短短几年的時光過去,竟然連站立都費力了。
時光啊,總是在催人老的時候最無情。
不過此刻的老人家是滿足的。
“真好,能夠看到這麼多音樂人云集一堂,共襄盛舉。看著今天富麗堂皇的會場,又讓我想起了年輕的時候。我十六歲的時候,第一次接觸了音樂。也是那一年,抗戰爆發。才剛剛在課堂上學習到簡單的唱名,我們就不得不跟著老師們一起轉移,為了不被侵略者奴役和壓迫,也為了保留中國文化的火種,我們就靠著自己的雙腳,走遍了萬里河山,最終在大西南才得以落腳。”
一口氣說了那麼多,夏瑋璋有些累了。但他並不想停,因為還能再說這些的時候不會再有了。
“那個歲月,我們一邊啃著窩窩頭,一邊埋頭學習音樂,製作音樂。有的時候,大家連窩窩頭吃不上,只好餓著肚子。可是我們的心是火熱的,我們很明白,在國破家亡的危難之際,只要我們哪怕發出一丁點的吶喊,都可以喚醒更多的國人團結起來,還我山河。”
“我的老師告訴我,音樂不只是唱唱跳跳,音樂也不是靡靡之音。音樂,是人類靈魂共鳴的產物。好的音樂,能夠化作最有力的武器,重塑我們的精神。”
“現在,一切都變得更好了。看著這樣的舞臺,這樣的燈火,這樣的你們,我真的想把這裡的這一切,告訴給那些曾經一起奮鬥的人們。祖國安好,國泰民安,他們可以……幸福地安息了。”
“謝謝大家願意聽我這樣的老傢伙嘮叨,實在是看到我們的音樂事業蒸蒸日上,內心太過於激動了。”
“作為一個日薄西山的老人,如果說還有一點牽掛的話,那就是希望在座的大家、遠在全國各地的音樂人們,莫要辜負了這樣的好時代,一定要譜寫出屬於這個時代的華章。”
舞臺上的老人清雋枯瘦,就那麼地倔強地站著,盡力地保持鎮定,璀璨的燈光下高大的如同這個民族的脊樑。
也不知道是氣氛太好了,還是每一箇中國人的心底都隱藏著同樣的共鳴。
數萬人的現場,無論是成年人,還是普通的小孩子,全都不禁溼潤了眼眶,為那位可敬的老人奉上了最真摯的掌聲。
“音樂屬於時代的印記”這樣的話語,不知不覺間已經刻印在了許多人的心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