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城風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8章 講戲,娛樂小白進化史,鶴城風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這個角色的成敗,將關係到整部戲的格調和風向。”
黃教主大吃一驚,第一次知道,自己的作用居然這麼重要。
這部戲裡的前輩不少,都是頂級的演員。
即使是扮演小龍女的李若佟,年齡也比他大。所以他以為只要好好演就行了,卻沒有想到在肖淺的設計中,他居然是大主角。
所謂的大主角,也可以叫做戲劇當中的王。
有的角色,在名義上是一部作品裡的主角,但實際上作用卻只是點綴和鋪墊而已。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天龍八部》裡的蕭峰、虛竹、段譽三位。
這三個人雖然是《天龍八部》名義上的主角,但整本書中的劇情,卻大多不是發生在他們的身上。
他們在書中的作用,就是把各種陳年往事、江湖恩怨給引出來。
說白了,就是一個引子而已。
讀者看到的《天龍八部》,就是透過三個主角的視野,看到的其他人的故事而已。
但《神鵰俠侶》不同,讀者的著眼點全都在楊過的身上,是透過他的視野來看整個故事的。
書中所有的劇情,也都是圍繞著楊過這個人展開的。
可以說,要是把楊過這個角色刨除,《神鵰俠侶》立刻就會變得支離破碎,不知所云。
黃教主的角色分析,是非常符合原著的角色設定的。但肖淺要讓他明白,這樣的演繹在影視劇中是不行的。
“書中的楊過,因為穆念慈早死,無人教養,整日混跡於市井,備受欺凌,所以養成了奸詐狡猾、是非不分的性格。這樣的描述,在書裡面無所謂,讀者的印象不深。可如果是影視劇的話,你還這麼演,就會令觀眾很難接受。在大眾的心目中,楊過是一個好人,一個大俠,那麼形象自然是要正面一些。你把他演的討厭了,那麼觀眾必然也會討厭你。明白了嗎?”
黃教主整個人都懵了,完全沒有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做的分析,竟然完全沒有用了。
可他知道,在影視劇的製作經驗上,他給肖淺提鞋都不配。他可不認為,自己的分析就比肖淺更好。
而肖淺說的這些,其實也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訣竅。
前世很多金書都被改編成為了影視劇,其中不少都打著完全遵循原著的噱頭,而且很多金迷也渴求和書籍一樣的影視劇出現。
但是很可惜,沒有任何一部影視劇和書籍完全一模一樣。
影視和小說的載體不同,自然在表現的形式上做不到完全統一。真要完全按照小說的內容來拍攝的話,那一定會非常的難看。
就比如《天龍八部》,書中內容是從無量劍派開始的。
可真的這麼拍,哪個觀眾會耐煩去看一大幫子很快領盒飯的配角們喧賓奪主?
可是把劇情改成蕭峰大戰西夏一品堂,一上來就能讓觀眾熱血沸騰,迅速投入了進去。
這樣的改動當然不符合原著,但是更符合影視劇的風格。
這也是為什麼金老推崇的影視劇,觀眾基本上都不喜歡,而觀眾喜歡的影視劇,又和他的原著相去甚遠的原因。
作家心目中的自己的作品,和觀眾心目中他的作品,是完全不同的。
別說金書了,《盜墓筆記》、《誅仙》等影視化之後,又有幾個和原著一樣,又有幾個不捱罵的?
把成品的小說改編成影視劇,怎麼能博得觀眾的喜歡,這十分考驗編劇和導演的功力。
肖淺有現成的經驗,當然不會犯這種錯誤。
他發現了黃教主的認知偏差之後,趕忙叫停了劇組,親自把沈青以下,所有演員的準備重新梳理了一遍。
在他的干預之下,整個劇組的備戰,可謂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