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城風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5章 巔峰對決,娛樂小白進化史,鶴城風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哼,想要好處,又不想惹麻煩,你們這些禿驢是真的貪得無厭。”
別人不好說什麼,陸炳可不客氣,張嘴就直指實質。
永信呵呵一笑,不以為忤。
“誰又喜歡麻煩呢?有應付麻煩的時間,用來修習課業,豈不妙哉?”
倒是一個豁達的和尚,而且真誠。
一群人沿著甬道往裡走,錢沐雨問道:“你師叔豐業呢?”
永信告知。
“近些年來,豐業師叔一直在後山靜修。香客太多,他不耐煩擾。”
陸炳又出言譏諷。
“呵,他倒是會享福。”
永信知道師叔和陸炳的緣故,所以乾脆轉移話題,看向了正在打量四周的肖淺。
“肖施主龍行虎步,氣宇軒昂,顯然胸懷錦繡,此番前來,當不是獻香禮佛吧?”
肖淺的眼睛裡只有四周的景緻,同樣十分坦白。
“我不信這玩意兒的。”
在寺廟裡說不信佛,這話惹得不少人側目,沒想到他這麼不客氣。也不知道少林寺的和尚會不會爆發?
永信神情真摯,聲音裡蘊含了幾分梵音。
“你信或不信,佛就在那裡。”
許多人聽了,均都不禁點頭,覺得這個大和尚道行不淺。
肖淺卻不受影響,神態依舊淡然。
“佛有佛心,我有我志。天寬地闊,殊途同歸。”
眾僧震撼,忙躬身應是,表示受教了。
錢沐雨和陸炳呆滯片刻,又搖搖頭,嘴角含笑,與有榮焉。
寧瀚等人看著肖淺輕鬆自在地和高僧談經論道,全都不好了。
這個年輕的老闆,極限到底在哪裡啊?
“住持一心向佛,可能對凡塵俗事多有忽略。在下做了一個弘揚我中華武術的大電影計劃,以一省為一標杆,打算製作三十四部各具特色的功夫電影。在我看來,少林雄踞中原,千年流傳,福澤深厚,最能代表豫省一地的武術文化和特色。所以打算以少林寺為題材,以當年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為藍本,製作一部功夫電影。這次過來,就是來實地考察,順便向各位高僧求教的。”
永信錯愕,良久方道:“我少林內雖有僧人習武,但多以強身健體為目的,並不以此見長。要說武術的話,這位楊施主的太極拳豈不是更好?”
說起功夫,楊躍就來勁了。
“我兄弟雖然從未到過少林,但也久聞少林絕技非同凡響。什麼般若掌、龍爪手,全都是天下無雙的神技。如果今日能夠得見一二,幸甚。”
永信滿腦門虛汗。
“施主過譽了,我少林並無這些功夫,都是這位肖施主杜撰的而已。即使有人練武,也都是一些粗淺的拳腳功夫罷了。”
肖淺不想惹得少林寺的人不快,安撫道:“我們雖然拍的是電影,但宣揚的則是文化。少林地處中原,千百年來經歷了無數的風雨,見證了無數的歷史變遷。以少林為題材進行創作,也是對歷史的一種探究。武為體,義才是本。我覺得,少林寺應該有屬於它在中國歷史文化中一個恰當的定位。”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肖施主有心了。”
聞絃歌而知雅意,永信不再擔憂了。
別看他是和尚,但卻是一個很關心世俗的和尚,所以在這個少林寺大變局的時期,才能成為這個千年古剎的當家人。
星光的電影有怎樣的影響力,他再清楚不過了。
可以說,一旦《少林寺》拍出來,他們就等於是乘上了東風。
該如何在東風來臨之際妥善經營,才是永信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群人邊談邊走,穿過層層廟宇,最終來到了後山。
“諸位請看,這裡就是塔林。”
眾人看去,只見好大一片方圓,數百座高低不一的佛塔坐落在皚皚白雪之間,莊嚴肅穆。
塔與塔之間,松樹相映成趣。一時之間,竟分不清是塔林還是松林。
灰的塔、綠的樹、白的雪交織在一起,平添歷史傳承的厚重,令人心生敬仰。
寧瀚暗叫了一聲好,忙端著相機遊走於期間,快門按個不停,將這裡的建築、佈局都記錄了下來。
在電影裡,塔林是一個重要的場景。
可少林寺的塔林是國家保護文物,自然不能在這裡拍攝。所以就只好取得資料後,回去參照搭建。
“這些塔林間距太小,而且塔的規模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