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名山佬司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六十四章 張大人,您還有什麼要說的嗎?,明朝小衙內,秋名山佬司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石三站出來道:“大人,我乃劉大人的師爺,這是災民的資料。”
劉文元尷尬的臉色通紅,心道你都準備好了,你問我幹什麼?
“石師爺乃是我這次專門派去搜集民情的,他的資料我很放心。”
給石三安一個臨時的名額,這樣也算說的過去。
張揚拿過來看了看,念道:“災民三十萬,房屋沖毀十萬間,良田摧毀八十六萬畝。沒想到此時受災如此嚴重。”
張笙就一個兒子,但凡有機會他都要保住,第一個站了出來。
“大人,草民願出銀三十萬兩,安置災民。”
別人還沒開口,張揚道:“三十萬兩,一人才幾百文錢,這是不是杯水車薪啊?”
張笙咬牙道:“草民出五十萬兩白銀,十萬擔糧食,接濟災民。”
張揚又道:“如今糧價是多少?”
劉文生急忙道:“現如今糙糧一文錢一斤,一兩銀子就是一千斤,十旦多。”
張揚道:“看來張員外很有誠意嘛,既然這樣也別捐什麼銀子了,就捐糧吧。”
捐錢一旦糧食短缺就會導致糧價上漲,與其這樣不如直接要糧食,更加保險。
張揚點的這麼明白,其他人自然不敢忤逆。
“我願捐糧八十萬擔。”
“我願捐糧二十八萬擔。”
“草民捐糧二十萬擔。”
“草民捐糧二十二萬擔。”
數目大小不一,但是張揚也明白這差不多是摸乾淨他們的錢包了,畢竟張笙在前作了表率,後面的再不實在點兒,先不說自己這一關可能過不去,就是張家和王家也會給他們穿小鞋的。
張揚笑道:“我就是順嘴一提,沒想到武昌府的風氣這麼好,一聽有災民受災紛紛慷慨解囊,張某佩服啊。”
劉文生乾笑了兩聲,急忙道謝:“多謝各位員外慷慨解囊,多謝各位老爺鼎力相助,大明會記得大家,我劉文生也會記得大家的恩情,張大人,您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