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之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章 洪荒水深,巫族人族,洪荒之聖道煌煌,星之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即使最後敗亡?’
‘那也是千百萬年之後……相比前生短暫百年時光的壽命,早就值回本錢了。’
心態從浮躁轉變為沉著冷靜,站在一種絕對客觀理智的立場上去思索,風曦對巫族的實質來源和終極目標,也不是不能接受了。
‘巫族,與人族大有牽扯……雖說在我原先的預料之外,卻又是情理之中。’
‘拋開後人的編寫杜撰,追溯一下歷史中的過往……我炎黃一脈的正統祭祀裡,早就留下了屬於祖巫的鮮明痕跡啊!’
早在周朝的時代,人們就以六輅祭祀昊天上帝,以及東、南、西、北、中五方上帝。
而那五方上帝,還有他們各自的屬神從祀官,分別是什麼?
逐一列舉出來,可以嚇人一大跳。
東方青帝——伏羲,屬神句芒!
南方炎帝——神農,屬神祝融!
中央黃帝——軒轅,屬神后土!
西方白帝——少昊,屬神蓐收!
北方黑帝——顓頊,屬神玄冥!
五位人族中的聖皇帝王,手底下各自有一位祖巫聽令效力!
而單是這樣就完了嗎?
並不止!
共工怒觸不周山!
——這個神話故事,幾乎是家喻戶曉,耳熟能詳。
這尊大神,用自己的腦門衡量了一下不周山的堅硬程度,堪稱洪荒頭鐵第一神。
那麼問題來了,這位大神為什麼這麼做?
這其中版本有很多,而佔比相當之大的說辭之一,赫然是——他與顓頊爭奪人帝之位失敗!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風曦一面豎起耳朵,傾聽后土神聖的講話;另一面心思轉動不停,不斷的推測什麼。
“人族與巫族,關係的確值得玩味。”
“還有就是——”
“五帝中的顓頊……這是一個狠角色啊!”
“將共工欺負的暴怒,還讓他看不到一點勝利的希望……最後滿腔的怒火,甚至都只能靠著撞不周之山來宣洩。”
“人族的三皇、五帝……好像就沒一個簡單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