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紅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章 永恆的道,足夠的法,諸天一道,小白紅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虛弱,手腕細的就像蘆柴棒子。
“好陰寒的氣息,彷彿自深淵中來。”
歧山大師的手指緩緩離開桑桑的手腕,嘆息說道。
“陰寒氣息作之時,必然極為痛苦,也不知道你是怎麼熬了這麼多年,尤其小時候是怎麼撐住的。”
岐山大師看著桑桑繼續說道。
寧缺著急的在一旁問道:“大師,用什麼方法才能把這道陰寒氣息去掉?”
岐山大師沒有回答寧缺,而是很有深意的看了葉千秋一眼,然後說道:“先生的方法很妙。”
葉千秋道:“寫字本身就是一種修身養性。”
“不過,她的身份比較特殊,所以,需要在這裡學一些佛。”
岐山大師微微頷首,朝著桑桑問道:“小姑娘可願隨我參佛?”
桑桑不解,不明白大師為什麼會忽然提到此事。
桑桑看向寧缺,寧缺看向葉千秋。
顯然,寧缺聽出了葉千秋剛剛的話外之音。
修佛,是葉千秋准許的。
“為何要桑桑修佛?”
寧缺既是問葉千秋,也是問岐山大師。
歧山大師在一旁說道:“桑桑是大千世界,光明自然不能驅逐或消滅掉她體內的陰寒氣息,而佛法不同,佛法尋求的不是鎮壓而是解脫,不會引起那道陰寒氣息的敵意,甚至可以能讓那道陰寒氣息於佛前明悟,自行解脫。”
葉千秋則道:“佛法,道法,都是法,因為桑桑體內無限大,所以想要有永恆的道,就得有足夠的法。”
寧缺聞言,大概明白了二人的意思。
“永恆的道,足夠的法。”
寧缺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如此分解道法。
寧缺在一旁問道:“那要修佛修到什麼境界,才能解脫那道陰寒氣息?”
歧山大師自手腕上解下一串虎桃木的念珠,擱在蒲團前的地面上,望向桑桑平靜說道:“若她能一朝成佛,自然便能得到大解脫。”
葉千秋道:“成佛也好,成魔也罷,最終還是要明悟自己。”
“當桑桑明悟自己的那一天,她的病自然也就好了。”
寧缺訝然:“明悟自己?”
自己如何去明悟?
難道桑桑不是桑桑?
可是桑桑就是桑桑。
寧缺覺得自己好像抓住了什麼,好像又什麼都沒有抓住。
這時,寧缺突然看著歧山大師認真問道:“桑桑用不用剃光頭當尼姑?”
“當然,為了治病當幾年尼姑也沒有問題,但如果將來她的病真的治好了,你們佛宗會不會哭著喊著不讓她還俗,非要她坐在蓮花座上受那些和尚參拜?”
歧山大師怔怔看著他,很意外於他最關心的問題居然是這個,感嘆說道:“在家出家都可以修行,自然不用讓她剃髮為尼。”
葉千秋對寧缺有些無語,這小子一天天的不知道在想什麼。
這時,桑桑便要跪在一旁,向歧山大師行禮。
岐山大師擋住了桑桑,道:“無須多禮。”
“我能救你,便算是自救。”
桑桑看向葉千秋。
葉千秋點頭,道:“大師說的沒錯。”
“你安心聽大師講佛便是。”
岐山大師坐在一旁,開始說道:“無數年前,大禪師優婆崛,上承佛祖智慧,自創不淨觀,又得繫念之法,便是今日佛宗所說禪法裡的方便法門。”
“那繫念之方便法門,行來殊為簡單,你若起噁心,便拿一黑色石子放在身前,若生善念,便放白色石子在身前,漸漸修行,直至白色石子與黑色棋子的數量相等,直至心轉純淨,黑石漸盡,身前只餘白石。”
“所謂黑白便是棋枰之事,所謂法門便是弈棋之事,我瓦山多修黑白之道,而你要修的卻是怎樣把黑石變成白石。”
桑桑有些不解,問道:“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怎麼變?”
歧山大師取出一枚黑色的棋子,擱在先前那串虎桃木手鍊中。
然後他看著桑桑說道:“你想它白,它便能白。”
棋甕裡的黑棋有很多枚,看上去都極為相似,幾乎一模一樣。
但她能夠看出棋子之間哪怕再細微的差別。
桑桑這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變白。
不是把黑棋變成白棋,而是把自己變白。
看著那枚黑棋,她想著歧山大師的話,有些不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