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紅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章 三道之言,著寫《道經》(萬更求訂閱!),諸天一道,小白紅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著成典籍經卷,好方便後人翻閱。”

葉千秋點頭道:“我正有此意。”

“縱觀我道家之學說,莊子、楊子之學都是互有相通,又有矛盾之處。”

“道家重歸一統之後,應當明確一個理念,那就是無論諸子誰人之理論,皆是基於在道的理解之上形成的。”

“無道則不成道家。”

“所以,我欲著寫一篇《道經》,整合道家諸子文章,統合諸子之道理,將諸子於道的理解和意見合併規整,完善我道家的學說體系。”

“《道經》成書之日,便是召集天人二宗弟子,宣佈道家重歸一統之時。”

“諸位意下如何?”

葉千秋此言一出,算是讓眾人都嚇了一跳。

就連提出讓葉千秋將先前之言編寫成冊的長生子也是心裡咯噔一下。

“太玄子要著寫《道經》?”

“完善道家學說體系?”

長生子和一眾人宗長老都愣住了。

這可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這太玄子是奔著聖賢之位去了。

古往今來,諸子百家之中,能真正被諸子百家之人稱為聖賢的可就那麼幾個人而已。

而道家之中,能被稱之為聖賢的,只有老子、莊子、楊子、列子幾人而已。

自從莊子、楊子逝去之後,道家便再無可著書成經,獨領風騷的人物。

當今之世,儒墨為兩大顯學。

儒家雖然在七國之中不受重用,但儒家現存一位荀子,那可是可以比肩儒家孔孟的人物。

故而,在稷下學宮之中,儒家聲名很大。

道家雖然有不小的力量,影響力也不小,但是,道家已經有百年沒有出現過能夠著書成經的聖賢人物。

如果太玄子真的能夠著成一部融合道家諸子之長,完善道家學說體系的《道經》,那道家之聲威,定然大漲。

眾人聽聞了葉千秋對於天地人三道的闡述,深知當世之中,對於大道理解之深者,恐怕無人能出太玄子其右。

此時,倒是紛紛期待起來。

這時,只聽得長生子朗聲道:“若是太玄師伯能著成這一卷《道經》,那定然可讓天人二宗弟子心悅誠服。”

長生子這一開口,眾人敏銳的察覺到了他對葉千秋稱呼的改變。

先前,他稱呼葉千秋為太玄子,現在直接改稱太玄師伯。

而道玄子和北冥子亦是不住點頭,齊齊說道:“太玄道兄若是真能著成此篇,那便是我道家新聖。”

葉千秋微微一笑,站起身來,道:“那就請諸位靜候佳音。”

說罷,葉千秋的身形消失在了無功齋之中。

緊接著,北冥子道:“我也先走一步。”

話音一落,北冥子的身形也消失在了無形之中。

……

大竹峰,心齋。

這裡是道家天宗存放道家典籍之地。

葉千秋和北冥子正在此間查閱資料。

道家歷代先賢文章在此心齋之中皆可找到。

葉千秋欲著寫《道經》,最主要的還是要將道家歷代先賢的文章先給再重讀一遍。

一開始的時候,他並沒有想著要編寫《道經》。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對於天人二宗的瞭解越深。

他便知道,想要道家徹底從身心上一統,必須要對道家的學說體系進行整理。

道家諸子之學,本就各自有矛盾之處。

若是不將這些矛盾之處給通通規整於道理之下,將來說不定還會有人因為所謂的義理之爭再讓道家陷入分裂之中。

諸子百家之中,道家的學說算是最為晦澀難懂的。

一般弟子只能通曉其中最為粗淺的道理。

便是如同北冥子、道玄子這樣的太上長老,修行了百年以上,對於道家學說的理解,也不是樣樣皆通,有些東西,連他們也是一知半解,更別提讓他們著書立說了。

葉千秋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在思想上,讓道家弟子形成只有一個道家的共識。

這將是葉千秋所著寫的《道經》的最高綱領。

葉千秋幾百年所學,融合了後世前世的種種道家理念。

想要著寫出這一篇《道經》來,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中涉及到天道、人道、陰陽、五行,種種各方面的東西。

葉千秋一連在心齋之中呆了三個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超級學神

鬼谷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