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8部分,北宋有坦克,大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變州到汝墳鎮,一路所過,沒路過一個鎮一個縣城,當百姓們聽到這個訊息後人聲鼎沸,個個都走出家門高呼歡慶,甚至還有的人拿起了竹竿不停的敲打著,以此來慶祝。
王慶所佔期間,百姓們的生活過的如何不太知曉,但是從王慶被剿的訊息傳開後百姓們這番呼聲和開心高興的姿態就已經說明了問題。
麒麟軍的仁名也早已經傳到了襄陽、江陵、房州一帶。
這走親串友的期間,知道汝墳鎮那邊的百姓生活的如此之好事,這邊個個都是羨慕不已,羨慕著有一天麒麟軍能打過來消滅王慶,如今,這個夢想終於實現了。
對於麒麟軍的治理,百姓們不但沒有抗拒,反而還非常非常的配合。
這對麒麟軍收整王慶的底盤起到了非常巨大的幫助,縮短了很多不必要的時間。
汝墳鎮這邊也已經是豁了出去了。
建立招賢館期間,陸陸續續有一些人才來投,但凡在治理縣城方面有想法和能力的,李初都通通收納,而原先在汝墳鎮任命的一些文臣骨幹們都被李初派遣了出去,去接納王慶的地盤,一封又一封的任命書任命了過去。
哪怕是一些個書吏,在文人緊缺的狀態下,也是被走馬上任去當了一屆知縣。
其才能如何已經是二話了,只要按照施天逸制定的政策來就好,不需要他能有多麼優越,如有特殊情況可以上報表明。
汝州一地的官員全部都送去了江陵變州那邊。
而朝廷派遣來的官員,則被李初安置在了汝墳鎮,讓其在汝墳鎮任職。
汝墳鎮,汝州西南這邊都已經被麒麟軍徹底掌控,也不怕這群大宋朝廷的官員興風作浪,把他們安置在這邊是最佳的處理辦法,不可能將他們派遣到新的地盤上去的。
沒辦法,還是人才稀少啊。
這次這崔橋韓氏一族,族中九成文才都被送出去了,按理這是不合規矩的,如今這情況也沒辦法了。
除了韓氏外,那襄城縣剩下的三個家族也被充分的重用,個個派出去了擔任不同的職位。
捷報信使未到,汝墳鎮的府衙中已經是忙碌的一片。
除了主動投靠過來的文才外,這邊還有另外一批人才需要處理。
這些人才一是王慶的降將和降臣,其次是王慶所佔縣城的一些老牌家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