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4部分,北宋有坦克,大熱,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無比的榮譽,可惜只有麒麟軍邀請的名人士子有名望或者有功的人才能享受此等榮譽。
而次一等的人,雖然坐不上江南號,他們卻把目光放在了這第二個輛的火車跟第三輛開的火車上,這也是一種榮譽,最少在百姓心中能搶到這二車、三車票的人也是非富即貴。
江寧到杭州的車票售價很便宜,不過是七十個小平錢而已,普通的百姓也都能享受的到。
李初也沒打算指望著鐵路來賺錢,這玩意主要還是軍事以及各種物資運送來的居多,至於運輸人力這只是閒時的隨便而已。
……
火車站的玄武湖上今天也是格外的熱鬧,湖面上停泊了許多的樓船。
這裡有慕名而來的兩淮名妓,也有城中一些富商,名士。
被李初邀請而來的這些名人士子們,要麼提前進入了火車站內,要麼就先行在這玄武湖上休息等待,畢竟火車站前人流太多了,這亂糟糟的到時候入場了都擠不進去。
“父親,這二車的車票都已經炒到了七貫一張了,這三車的也到了四貫了。”
七貫、四貫。
樓船中的中年文士臉一黑。
他們也不曾想到會這樣。
張若筠,江寧名士。
他這個名,是清名。
這次江寧火車站通車儀式,張若筠也在邀請之列,除了他本人外,還可以帶著三個人隨同,這三人他選擇了一個未能受邀的好友,以及好友的長子跟自己的長子。
他這個好友,家中有個侄子在經商,看見了這邊的商機,於是向兩人提供了資訊情報,比如派人提前蹲點收購,大量的購買二車、三車的車票,囤積起來,等到最後的關鍵時刻再放出來。
張若筠苦於清名,正義言辭了拒絕了這種取巧的商人行徑。
而那個經商的侄子,則囤積了大量的二車、三車車票,如今這一票價格被炒到了如此之高,他也是頗為的尷尬啊。
清名清名,正是因為愛好清名,所以張若筠也過的苦啊。
雖不至於穿打補丁的衣物,但是也好不到哪裡去,這次好友的侄子之所以將這個機會告訴了張若筠,這也是藉此事幫一幫他,給張若筠家中弄點兒生活用的錢財,整個過程不需要他親自參與,只要他點頭這邊自會有人幫他打理的,結果被張若筠叱責了。
如今這車票價格越炒越高,他這臉就有點尷尬,如若當初答應了此事,那麼一張車票就能賺取最少三貫多錢啊,自己所鍾愛的一套文房四寶也能買到了。
……
火車站外到處都是炒起來的高價車票,對於這個李初也沒在意。
炒吧,反正這頭三趟車普通的百姓肯定是沒機會做了,不如用手裡的車票換取一筆高額的錢財,這對於他們來說更為實在。
同時,李初也沒指望著今天開通後車上的人都是真正有事要趕往杭州的,大都是一些喜歡湊熱鬧,好奇的人過來試試這個滋味。今天嘛,李初也就隨著他去炒了。
等到明日正式運營的時候,到那會兒李初就會各種限制了。
火車站開通儀式後,李初則下令讓大家進入火車站內。
……
“父親,那邊打招呼了,讓大家準備下,現在準備進入車站了。”
張若筠聞言,拍了拍身上的衣衫,將衣衫整理齊整。
一夥夥的麒麟軍進入了火車站,用長槍在玄武湖跟火車站進站口之間分開了一條道路,組成了兩道人牆,讓在玄武湖等候的受邀而來的名人士子官員們進入火車站內。
他們作為第一批進入的。
後面,則開始檢票,擁有車票的人方可允許從這個通道進入。
等到這邊所有車票都檢票完畢,江南號準備發車後,這才會允許少部分人進去,不然到時候一片混亂。
樓船靠岸。
張若筠走在前面,很享受這種百姓看過來的羨慕目光。
被麒麟軍隔絕在人牆外的百姓們很快就認出了張若筠,不少人在高呼或討論。
“看,這就是若筠先生,可是咱江寧府的大名人啊。”
一些官員早已經進入了車站內了,而一些比張若筠名氣更高,威望更廣的則大都是屬於那種老者了,他們很少會來這種場合,畢竟人老了身體也不行了,這次應邀而來的則是他們的後背,這些後背的人望名氣則不如他了,是以他是走在前面的第一個。
而他這個好友,則沾了他的光跟他一同進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